上淨下空老法師,  名門高僧

訪問西方法性土淨空老法師《古人與今人之修行》

淨空老法師於西方法性土

古人與今人之修行

訪問 主筆:釋海澤

二O二二年九月十九日

今天阿彌陀佛給淨空出的題目是「古人與今人之修行」,這個題目對於目前的修行人來講,還挺貼切的。

目前修行的教育,在經典方面,讀誦及學習古今皆是必須的。除了每天要讀誦經典以外,對於經典會以祖師大德們的論著或者是批註來跟大家做解釋,幫助大家了解經典裡面的意思,因為人們對於要花時間去讀誦的經典,會慣性地想要去了解裡面的意思,這樣修行及學習起來會覺得比較踏實,知道在學些什麼。所以在大家忙碌的生活、有限的時間內,要用什麼方法能夠快速集中地學習,又能達到最好的修行淨化的效果,是現代人對於修行的訴求。所以,經由講經說法,幫助大家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經典或論著的內容,不管是在哪一個朝代、哪個時間,總是有祖師大德留下來的一些資料可以學習。也會告訴大家在讀誦的時候不要去明白經典裡面的意思,誦經的時候直直念去,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是戒,直直念去修定,自然就會了解經典的意思是開慧,所以誦經是戒定慧三學齊修。這是在解的部分,古今多是不離讀誦及學習這兩個方向,但是效果如何,就有不同了。

以前的修行環境比較單純,人也沒有這麼多的思惟,所以這樣的方式確實能夠達到淨化以及戒定慧三學齊修的效果。但是現在人常常在誦經的時候會出現昏沉的問題,不只是居士、義工,甚至連法師也會有這個問題,這就不是於誦經當下的情況如何,就能說得清楚的。

古人的修行功夫比較扎實,對於戒定慧三學要求嚴格,所以在戒定功夫上的成就,會比目前還來得穩定扎實,外在環境也比較單純,沒有那麼多想法、念頭,所以要開智慧也比較容易。而現前外在的大環境有很多的誘惑及欲望,當然修行對於這些誘惑、欲望是要排除掉的。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那很好,直接進入修行就比較不會去思惟、比較,附體較少。

如果說過去有某些經驗、專長,甚至於嗜好,之後才進入修行,在拜佛、念佛、誦經時,這些已經入識的記憶、影像,甚至於音聲、文字,如果沒有辦法伏住,常常在不自主、不經意的情況之下浮現了,而讓自己的靈性、注意力受冤親債主或眾生附體的干擾及牽引,一起跟著進到這個境裡去了,冤親債主或附體眾生也一起進入境界及景象裡面。這裡面大多都是動態的情境,身體顯現出來就是進入昏沉的狀態。這個時候如果覺性高的,能夠有能力、有功夫及時止住是最好,能夠避免或止住昏沉發生。如果沒有覺性的,就被牽走,自己也不曉得被帶到哪裡去啦,還拉不回來,昏沉醒不過來,同時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也不知情,你的注意力也不會在這上頭。這時候如果是在誦經,現昏沉相,就停住了,沒辦法誦經;或者在聽經聞法的時候現昏沉,也不知道講經者在講些什麼內文;甚至於在拜佛、念佛的時候出現了這些情形,這對於自己的修行來講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所以,雖然自己也覺得懊惱,但是如果你沒有辦法從心裡面去淨化,真正地把過去這些汙染連根拔除,那就可能會被昏沉給困擾,又沒有辦法解決。這也是因為自己定功不足、覺性不夠造成。

在這裡,淨空要提一下,目前香光大佛寺蘇居士蘇佛講經說法用的教材,大家絕對想不到,是三時繫念時阿彌陀佛及夏蓮居老居士對大家的開示,非常精彩!大家從沒有聽過有阿彌陀佛有開示吧?在世上沒有第二份了,只有這裡可以聽得到。每每蘇居士蘇佛在法會解釋阿彌陀佛及夏蓮居老居士的開示時,淨空於西方法性土得見,滿滿來參加法會的眾生許多是跪著或恭敬地站著合掌恭聽。而蘇居士蘇佛在之後講經說法時,便會對這些開示細講,建立大家修行的觀念,對於修行的問題如何面對及處理,非常實用,如果能實際行之,對修行有很大的幫助。由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及西方聖者夏蓮居老居士來教導大家,如果大家聽話照作,那麼每一位都有機會見性,可以跟阿彌陀佛一樣。這事情是可遇不可求。淨空自從進入法性土之後,沒有錯過任何一次的開示,聽了之後常常會心一笑,不愧是佛及老居士的開示,對大家的問題說得清楚,講得明白。經過蘇居士蘇佛的細講之後,確實對改個性、請眾及生西有幫助,更能幫助大家早日見性。

上課時,也可以聽見不同的訪問內容,包括法會時被蘇居士蘇佛送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六十位地獄獄卒及家親眷屬的訪問、魔眾的訪問,及在西方法性土淨空老法師的訪問。在現場的眾生聽得入心入耳,當然在西方法性土的我們是固定、不會缺席的聽眾。

這些內容目前也有上網,大家可以去搜尋找蘇居士講經,聽了之後將會有不同的收穫,如果能到現場聽經,更有不同的感受。雖然不是法會的時間,但還是有滿滿的靈界眾生前來聽經聞法,而且也包括魔界眾生在內,這對於淨化他們的魔性有很大的幫助。有的還在當場求歸順,牌位寫了出來,蘇佛敲磬後被送到西方法性土來,從此脫離魔界的生活,開始接受法性土的生活。這樣感化降伏魔眾的方法,實在是前所未聞,在香光大佛寺卻天天發生。

香光大佛寺是阿彌陀佛、夏蓮居老居士及蘇居士蘇佛共同組合而成的修行環境,有靈界眾靈與修行者共同受惠的教學方法,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重要之地。這裡實在是太特別了,不只是今人的修行,而且是跨越時間、空間未見未聞過的修行方法!

現在的社會,講求的是自我的表達、能力的顯現,常常是向外發展,而忽略往自己向內的要求。所以,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長大,都已經是成人,要再來做這一方面的要求也比較困難,因為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表達方式及表現。修行一切内觀、内省,所謂的佛法,是内典内學,這些還真的要學習,長大再來學習,都定型了,再來學習會比較辛苦,很辛苦!因為個性、習氣都已經養成了,也不是短時間內說改就改,就能做得到。要改,有的也做不到,自己也覺得懊惱,但不改又不行。於是自己的內心就在這拉扯之間,想要找出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論用怎麼樣的方法,回過頭來還是要自我要求啊!

現在資訊的搜集、搜尋非常快速,方法可以一一列舉出來,但是做得到做不到、改得了改不了是個問題,尤其是思惟、念頭一起的時候,平日所學到的該怎麼樣做都被蓋住了。當然覺性高、利根的修行者,自我要求向內收攝,這很好,聽話,拜佛就拜佛,誦經就好好誦經,念佛專注在佛號上,一字一句念得清楚。這樣的修行人是可造之材,但是可遇不可求啊!講這句話,淨空是站在一個師父的立場來看弟子們,或是義工的學習狀況來說,畢竟六十年講經說法嘛,遇到了許多的狀況或提問,也包括居士、義工的自修情形。並不是大家不認真,不努力,而常常是因為做了卻達不到效果,有的因為這樣子而沮喪啊,甚至於就沒信心,但是這些又是修行必經的過程。

在淨土的每日日課,無論你走到哪個地方,總是拜佛,繞佛,念佛,誦經,當然誦經經典可能會有些不同,但不論如何,誦經是必要的,這是方法,淨化的方法,但是淨化的效果如何,又有不同。

要進入修行,首先就必須從學佛開始,想要學佛,每個人的動機、出發點、學習的因緣又不同,這些不同,聚集了大家一起到道場或佛寺,而後接受道場、佛寺的共修薰習,大家在共同的作息之下,希望能夠淨化令修行有所成就。而淨土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淨化之後,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化到如願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又是一段修行的過程,這也是修行的目的。

古人的心性說起來,因為從小家庭教育,主要是孝順、恭敬,所以這一部分比較會尊重對方,而且在孝順的這個大前提之下,在人格上對於師長也是帶著恭敬,這樣的心是比較容易調教。而現在開放的社會,對於父母師長,很多都少了那份恭敬,還有感恩的心。

無論如何,父母有他們的立場,孩子有孩子的立場。現在的孩子敢說敢做,這也是被教出來的,這並不是不好,而是就事論事,對於父母師長,那確實不恰當的。所以在修行的時候要求更多了。所謂的要求就是戒,這個戒條、戒律從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在以往,戒條比較單純,大家也容易遵守,如果犯戒了,因為內心會難受,而趕快改。當然戒律有輕有重,犯了重罪,那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是一般來看,自己有覺性的就會趕快改過,但是現今的修行人許多難以遵守,因為跟過去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一段差異,甚至於差異很大。這種情況之下,要談到或者是做到修行,那可要一段適應的期間,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做得到,那最好,畢竟要找回自性,過著自在的身心靈生活,找回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這個沒有經過修行,是很難尋回的。現今社會的利誘太多了,而自我的約束力、覺性也比較弱一點,所以要談到修行的成就當然有限。而這件事情,古來至今,都要靠自己,沒有人可以幫你做,只能靠自己去做。

只能靠自己去做,不管是佛菩薩、祖師大德、善知識,能夠告訴你方法,指點你犯過的地方,會告訴你怎麼做,但是去做是要靠自己呀。即使是用督促、提醒,那也要你自己願意接受,提得起勁,願意去精進、改變才能看到功效;否則,進一步,退三步,很辛苦的!當然,這中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業力在拉扯,尤其是對於習慣性思惟的人來說,進入修行,會不自覺地進入思惟思考的狀態。可要知道這個都是汙染,你想善,那還好,若想不好,想壞,每個念頭都會牽引業力。尤其是不能作主的時候,你的念頭不是你自己要去想,而是你身體裡面的冤情債主或附體眾生的念頭,但是你已經不能作主的情況下止不住。於是惡性循環,牽引過去的冤親債主現前,業力開始也跟著現前了,這個情況不停地在發生。

其實這在世間非常常見,只是沒有被解開,如今在佛寺裡,這個情況被解開了。蘇居士蘇佛也常常在提醒大家,附體多,眾生多,走路變慢,身體變形,老了,反應慢了,甚至於身體無法負擔的時候就開始生病了。這些其實都是正在受報,有因就有果,而這個果什麼時候現前,就看因緣什麼時候成熟。所以因緣果報這是一個準則,不論在哪個時間、空間都一樣,所謂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就是心不同,智慧不同。眾生往往覺性比較弱,比較難做到止住因,如果沒有受到苦,就不懂得止住,不懂得預防,等到苦報現前,老了、病了、痛了才會去想怎麼樣才能夠不痛不苦,有的做得到,有的做不到,那就看各人的福報。如果能夠遇到善知識的幫忙,尤其在佛寺可以有阿彌陀佛、老師夏蓮居老居士的幫忙及開示指導,四眾弟子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做反省、改進。能夠在愈短的時間內改善個性及目前的問題者,自己愈能少受點苦,冤親債主、附體眾生,甚至於跟自己有緣的魔界眾生,也愈能夠早一點請到西方法性土去,受超度。只要眾生進了西方法性土,絕大多數機會都進得了西方極樂世界。

這樣的情況之下,自己的修行狀況如何?整個說起來,淨土的修行需要自力顯前,而且去做了,佛力才能加持得上。佛力的加持就是在自力顯的時候,佛以加持來幫助你。拜佛的時候,是在什麼樣的心態下拜佛?是不是專注?是不是虔誠?愈虔誠、愈專注、愈集中精神、不散亂者,這樣佛的加持也愈明顯,並不是佛加持得多或加持得少,而是你自己在這種狀況之下能夠攝受到多少。所以「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一句話非常貼切

佛菩薩無私,沒有分別,平等地照顧著大家,佛光大家都有分,但是為何有的根本沒什麼感受,有的卻是有所感受到,這跟自己的淨化程度有很大的關係。愈淨化,愈能夠收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愈是汙染,不論是身心靈哪一方面,就會愈有障礙。就算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障礙現前了,只要你還要繼續修行,走在修行這條路上,只有去面對突破才是最好的方法,對你、對眾生都好。如果你選擇逃避過日子,一天又一天,那麼的話,也就真的這樣子一天過一天的,這也是你自己的選擇。像我淨空就隨緣了,能講的也講了,把這些交代下去了,在講經說法的時候也告訴大家了,至於聽進去多少,做到多少,淨空心中也明白。許多人可能因為找到方法,聽進去多少,就做到多少,而有所改變,有進步,是能看得出來的。當然,改變要從心上去做調改,如果沒有轉心、轉念頭,只有做外在行為上的改變,那不長久,改得了一時,之後效果還是有限。

常常提醒大家的,要斷貪瞋痴慢疑、財色名食睡,這是真實地要去做到。不論是僧眾、居士、義工的修行及日常生活,或者在道場的互動之中,都要謹慎小心,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處於這樣的狀況之中,不要去觸犯造業。其實這一些,不是修行人才要注意,而是每個人都要注意的事;否則講經說法者也不須要天天提,常常提醒大家。有的聽久了,也沒有放心上,如果真的放心上去改,那麼他的修行必定大有進步。就是太耳熟能詳,所以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降低,這樣的話,修行如何能夠有所進步?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不論是古人修行的環境跟今人修行的環境,大多是希望能夠遠離人群,減少紛擾,能在清淨的環境下修行。這是修行道場的選擇,或者是佛寺建蓋地點的選擇,當然這也要有因緣。在以往要找個清淨的地方獨居修行似乎是比較容易些。而現在,獨居修行比較困難,大部分採取共修的方式,以共修的力量或者是佛寺道場的力量來幫助大家維持一個淨化的環境,減少紛擾。若能一起共修,能找到適合的環境,那是最好。

其實把自己的心底功夫養好,不管到哪個道場,都能夠適應,都是受人歡迎的,那是真正的學佛人、修行人。當然對於出家眾的要求,就要提高了,因為出家眾要作天人師、佛世尊、阿闍黎,需要把自己的靈性再提升,再淨化,才能談得上自度度他。尤其是見性這件事情,出家眾見性的機會會比居士、義工大大地提升。見性也是修行的主要目的之一,一旦見性,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見性後有能力講經說法,就能夠接受信徒的請法。請某一位法師跟大家講經說法,這就是請轉法輪,見性者有這個能力教化一方。但是對於今人來講,修行見性較少聽聞,要找一個見性者不容易。這與自己的願心有關,是否精進?個性有沒有調改?遇到問題跟考驗能不能去面對突破?心態調整得如何?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修行的結果,能不能見性。最好的方法,一切透明,無一事放在心上。

聽經聞法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目前所處的狀況,接下來該怎麼做,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行為去面對及改進,這些都非常重要。在沒有見性之前,聽經聞法也是維持自己、幫助自己行於佛道上,不要有偏軌偏行的情況發生。所以,整體看起來,環境以及各人內心的修調與見性息息相關;但是自己是否真正地要往修行這條路前進,是一個很重要的先決條件。

香光大佛寺是一個絕佳的修行環境,以淨空現在這個靈性眾生的身分來看,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夠把握,四眾弟子要好好地修啊!這個環境、這個修行的機會不是人人可遇的。現在聽聞了,知道了,有機會親近佛寺的,可不能輕易讓這個機會給流失掉。至於還沒進來佛寺的,就要看各人的因緣了。所謂的百千萬劫難遭遇,阿彌陀佛在香光大佛寺這件事情是真的,要相信,相信者就有福。信的,要實際行動,才能夠得到效果,才能收到法益;不信的,不要誹謗,不要讓自己造下口業,很苦的。受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

淨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利用這個機會能跟大家做個報告,簡單說了古人跟今人的修行的一些不同,以及修行的成效。無論如何,自己的心絕對是影響修行的一個最重要的關鍵。

好,那麼今天就講到這兒啊。南無阿彌陀佛。

釋淨空合十

於澳洲香光大佛寺西方法性土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