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

2024/5/19中峯三時繫念佛開示 第二時《其二者。不順法度》

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四年五月十九日

阿彌陀佛開示:
「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婬驕縱,任心自恣。」
此乃偷盜惡之始也。世間人若不依循法度,將會墮入奢侈婬亂、驕橫放縱的深淵。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是指在高位者,為了自身權位,不惜陷害他人,損害忠良。此等行徑,不僅害人,更是自毀前程。

「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這些現象比比皆是,人心不一,心懷詭詐,上下互相欺騙。此等行徑,乃為盜之因。「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皆是因貪欲所致。「利害勝負,結忿成讎」,最終破家亡身,不顧前後。

佛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能忍讓,決定不害人。害人雖得一時之利,然後果自受,得不償失。此等行徑,皆是盜心所致,皆為利害勝負。

「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佛告訴我們,財富應當布施,助人為樂。布施是財富之因,財布施得財富。「心勞身苦,無一隨者。」富貴未必淨財,得之不正當,便是盜財。得財而不施,心勞身苦,終無一物隨行。布施能得財富之果,施財亦能得財。

「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此即因果報應之理。善業入善道,惡業入惡道。因果不昧,報應不爽。「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此等行徑,乃盜心所致,終入惡道。

「神明剋識,終入惡道。」自作自受,三途苦惱,皆自性變現。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佛教導我們要常懷善念,戒除貪瞋癡,修行正道,廣結善緣。唯有如此,方能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