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尊者,  法身超度

尊者【超脫世行】

 

訪問第七十位尊者-石豐城(四百九十年前)

超脫世行

二O一九年八月十二日

「好多白米從天上灑下,全鎮的鎮民都被這場米雨淋得好高興,鎮上已經鬧飢荒好一陣子了,糧食短缺,沒有足夠的米糧可以賑災,國家發放下來的賑災金,不知在哪位官員手中就被劫吞了,我們這些可憐的百姓還是沒有得到應有的救濟,有許多瘦弱的鎮民一個個餓死,整個鎮上一團混亂,為了食物,大家已經開始躁動不安。現在這場米雨可暫時解決大家食物短缺的問題,好多家戶拿著桶子出來接米,有些直接將家裡的米缸搬出來,大大小小的桶子、籃子排滿街上和家門口,大家都想趕快收集足夠的白米,才能讓一家繼續活下去。此時大家臉上的笑容,是多月未見的燦爛微笑,每個都笑得合不攏嘴。人沒有食物就沒有辦法活,即使再好的朋友也會為了爭奪糧食而反目成仇,在這個你生我死的當下,就能見到人性最現實的一面。」我從床上坐起來,揉了揉眼睛,環顧四周:「原來剛剛是一場夢,這場米雨下得好真實!」此時房間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弟妹們突然從房外衝進來,大叫著:「大哥快!有人送食物來給我們了!快點!快出來吃!」我還一臉疑惑茫然的,就被這三個弟妹拉出去。走到客廳一看,送食物來的不是別人,是爹。

弟妹對著我說:「這個人很好,他拿了好多食物要給我們,大哥你看,有甜的,也有鹹的。我們這裡好久沒有東西可以吃了,現在看到這些食物,我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大哥我們可以先吃嗎?」我完全沒有聽進去弟妹在跟我說什麼,因為在此時看到爹,我好錯愕。

三年前,我九歲,那年爹離開了我們,當時弟妹都還小,爹又經常不在家,所以他們忘了爹長什麼樣子,只有我,還將爹的樣子深深烙印在腦海中。我多麼盼望爹能經常陪在我們身邊,可是爹長年在外工作,每次一回到家就只短暫停留兩、三天,便又匆匆的離去。我知道娘也很思念爹,每次爹寫信說要回來,娘就會提早將家裡打理好,還會特地將自己梳妝打扮,就是希望能讓爹看見她最美麗的模樣。而且在爹要回來的當天,娘一大早就會坐在客廳等待,她說爹隨時都可能會提早回來,她不希望爹一進到家門,就看到空蕩蕩的屋子,那樣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所以她一刻也不敢離開客廳,即使去茅廁,也會用最快的速度解決,然後又回到客廳的長椅上坐下。每次看到娘這樣期盼爹的出現,我的心不知為何就會產生一股心酸的感覺,但我並沒有對娘說,因為對娘而言,這樣的等待,是一種幸福。

然而,就在我九歲那年,爹娘在我熟睡時爭吵得厲害,那是我第一次聽見娘那麼大聲的對爹說話,跟平常柔順的娘完全不一樣。我被吵得睡不著覺,坐起身來聽他們在吵些什麼?當我聽見他們的對話內容時,我好錯愕。原來爹這麼忙忙碌碌的,就是要賺錢扶養我們,還有照顧另一位心愛的女子!爹知道娘不能接受他再娶個小妾,這是他們在婚前就說好的,所以當爹在外工作結識了另外一位女子時,他不敢將這女子娶回家中,只好暗自和她在外過生活。若不是這女子親自找上門,娘真的被蒙在鼓裡不曉得。我坐在床上聽見那女子的聲音好細嫩,猜想她年紀大概沒有多少歲。我坐在床上發呆許久,沒有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如此。這天之後,我再也沒有看過爹回來,娘沒有對我們說什麼,我也沒再問娘,因為我心裡清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如今又看見爹坐在這裡,我好驚訝!我叫了一聲:「爹。」弟妹們立刻轉頭看著爹,異口同聲的說出:「爹?」爹的外貌變了好多,老了好幾歲,弟妹們認不出來是正常的,加上那時候他們也沒多少歲,一年見不到爹幾次面,當然不記得了。不過看爹的穿著,就知道他日子過得很好。爹問我們:「過得還好嗎?」我回答爹:「最近鎮上鬧飢荒,好多鎮民都沒有東西吃,我們也是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爹露出心疼的表情:「怪不得看你們都瘦了。這件事我有聽聞,所以特地帶了些食物來給你們。」我順道問爹:「能不能多帶些乾糧救濟鎮民?」爹點點頭說:「當然可以!等爹請人載過來後,就由你們去發放吧!」

隔天,鎮上就載來一車又一車的乾糧和米糧,那都是爹從外地請人送過來的。我和弟妹們開始站在那裡發放給大家,看著大家拿著糧食笑出淚水的模樣,我的心好捨不得。這一次我很感謝爹,謝謝爹願意布施這些糧食為大家解圍,雖然花了他不少錢,但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次的事件,拉近了爹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娘雖然不想再看到爹,但爹終究是我們的爹,她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見,也不曾和爹打過招呼,關係就像陌生人一樣。現在爹很常回到家中,每隔幾天就會回來一趟,我們都喜歡和爹相處在一起的感覺,好快樂,因為爹會帶著我們到處遊玩。我邀請爹和我們一同做些好事幫助鎮民,爹很樂意的提供物資與錢財,讓我們能有充足的資糧為大眾服務。我和弟妹們皆在這些為人服務的經驗中,學習到助人的快樂。

當爹說要帶我們這些孩子到他住的地方住上一陣子時,弟妹們都高興得跳起來,心情變得好興奮。爹看我有些猶豫的模樣,便問我:「不想去嗎?」我小聲的問爹:「姨娘不是住在那裡嗎?」爹笑著說:「她不會介意的,她很喜歡孩子,也喜歡熱鬧,如果你們去,她一定會很開心的。」聽到爹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此時我突然想起,還有娘,她會不會介意?我走到廚房告訴娘這件事,娘口氣中帶有怒意,但還是答應我們去個幾週。在去到爹住的地方之前,我向爹提出一個請求:「能否等到鎮民生活都恢復安穩後再去?在鎮民們生活都還成問題時,我沒辦法就這樣離去。若不是你是我們的爹,帶了這些糧食來給我們,我們現在依然和這些鎮民一樣,仍在挨餓受苦之中。」爹看著我說:「你的心還是那麼善良!好吧!就依你的。」之後,我又不停的請求爹:「能否寫封信給他那位多年未見的老友?聽說那位叔叔現在作了高官,或許能幫忙此事。」爹雖然有些猶豫,但看著鎮民們受苦的模樣,他也於心不忍,於是便答應我的請求,寫封信給他那位老友。

信件很快就得到回覆,那位叔叔很樂意幫忙,因為他也是個處處為百姓著想的好官員,又是爹對他提出的請求,他當然一口就答應。過了幾日後,鎮上就開始熱鬧起來,是官員的馬車一輛一輛來到,大家都好奇的走出來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皇上派人來察看此地,確定我們這裡真的還在鬧飢荒,且沒有得到應有的救助,立刻派人送來大量的糧食,讓鎮民們有足夠的食物維生。這一刻,我總算鬆了一口氣,有了政府官員的相助,鎮民們的生活就會慢慢穩定下來。

眼前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築,好耀眼奪目,原來那就是爹住的地方。這些年來,爹真的賺了不少錢,生活過得相當優渥。弟妹們一看到這間華麗的房子,立刻興奮得大叫,爹看他們開心的模樣,趕緊叫傭人帶他們進去裡頭看看。我和爹坐在客廳裡說話,突然想起:「怎麼沒看見姨娘?」爹說:「剛剛下人說她出門去了。」我點點頭,瞬間不知道該和爹說些什麼。我看著客廳裡的屋樑,掛在牆壁上的壁畫,還有擺放在桌上、地上的花瓶,甚至是我正拿在手中的茶杯,每一個都相當高級,非是一般人所能用上的。爹問我:「在想些什麼?」我遲疑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這些年來,娘照顧我們四個孩子,生活過得很辛苦。」爹告訴我:「她不要我的錢,要是她願意收下,你們就不用受那麼多苦了!她就是不聽我的話,老是愛扭脾氣,這麼多年了,到現在還在氣我!」我接不上話來,因為爹娘的事我不適合介入,畢竟我是他們的孩子,不管站在哪一方,都不是那麼恰當。此時外頭的婢女叫著:「夫人回來了!」我想應該就是姨娘了,立刻站起身來,等著姨娘走進客廳。姨娘身旁帶了兩三個丫鬟,各各手上都提著好幾個籃子,姨娘說:「都幫我放到房間裡吧!」我叫了一聲:「姨娘。」姨娘看見我,高興的說:「你就是豐城嗎?長得真好!姨娘早就想見見你了!聽你爹說你是個善良的好孩子,姨娘最喜歡這樣的孩子,可惜我生不出來,要不然我也希望生個像你一樣的乖兒子。其他弟妹呢?」我回答姨娘:「他們到後花園去玩了。」姨娘笑著說:「小孩子就是喜歡新鮮感,後花園真的很漂亮,你也可以去那裡走走。」我微笑的點點頭。姨娘確實長得相當好看,年紀小了娘好幾歲,可說是個美人。姨娘又接著說:「最近聽說你們那鎮上鬧飢荒,我立刻叫你爹送些糧食過去給你們,可否收到了?」原來那是姨娘叫爹送過來的,我馬上感恩姨娘的相助。姨娘又說:「但可別告訴你娘,否則她一定會把這些東西給丟了,那就浪費了。」我點點頭回應。此時姨娘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告訴身旁的丫鬟:「快把那東西給我拿來。」過了一會兒,丫鬟又走了進來,手上拿著一包東西。姨娘告訴我:「豐城,這東西本就是該留給你的,當初你爹說是要給石家的子孫,但我一個都沒生出來,就應該把這東西還給你才是。你是石家的長孫,以後這裡的一切都是你的,這玉佩也是石家的祖先傳下來的,趕緊收下吧!為石家傳宗接代。」我看了爹一眼,爹也說:「收下吧!本來就該傳給你了。」我聽了爹和姨娘的話,將這玉佩收下放進口袋裡。沒想到姨娘和我想像的樣子完全不一樣,她的心量好大,雖然是爹再娶的小妾,但卻對爹的財產絲毫沒有佔有之心。我心生慚愧,因為在我還沒見到姨娘之前,確實心中早已有些先入為主的想法。

我們在爹這裡足足住了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內,我可真是大開眼界,看見我所未曾見過的世間。每一天,姨娘都帶著我們到處走走,姨娘說:「這些年來,你爹將事業給做起來了,家裡才能過著富裕的生活,但是姨娘知道,這世間有太多人生活困苦,就像你們現在所看見的這些人,他們都過著挨餓受凍的生活。所以姨娘每個月都會將你爹的財產布施一些到這裡來,剛才你所去過的每一個地方,姨娘都有定期在幫助他們。」原來姨娘平常都有在行善,難怪姨娘的臉相長得如此莊嚴。這些日子跟在姨娘身邊,我們才知道,世間生活困苦的人竟然這麼多。

要離開爹的住家前,弟妹們還依依不捨,想要多住在這裡一些時間,雖然姨娘很歡迎,但是我知道娘還在家裡等著我們回去,只好硬將弟妹給帶走,下次有機會再讓他們過來。

回到家中看見娘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坐在客廳裡,弟妹們大聲喊著:「娘,我們回來了!」娘轉過身來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抹微笑,想必已經好幾個月沒出現過了。娘高興的抱起弟妹們,並問我:「都還好嗎?」我將這三個月去到爹那裡的情形全都告訴娘,娘點點頭說:「那妹妹的心量確實很大,娘不及她的一分,所以娘選擇住在這個小屋子裡,就讓妹妹來照顧你爹,我相信她是可以幫助你爹的人。」我看著娘,她雖然口裡這麼說,但我看見她的表情,卻是帶有傷感。我問娘:「能不要為情所苦嗎?」娘低著頭說沒說話,我又告訴娘:「這三個月跟著姨娘去了好多地方,看見每個人生活都過得好苦,若不是有情,哪裡需要將自己搞得如此疲累?為了一個家庭,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在外頭工作,就得忍受寒風刺骨,在家裡照顧孩子,也得為一家操心。至於爹,他雖然過著富裕的生活,但是他也為感情付出很多,家裡又大又華麗,卻老了好多歲,看他打拼了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走向衰老,這就是世間人過的生活。娘,難道我們不可以跳脫出來,不要過這種苦日子嗎?」娘搖搖頭說:「要怎麼跳脫出來?我們不就是活在這世間的人嗎?」娘這句話似乎點了我一下:「活在世間就要過世間人的生活?這是必然的結果嗎?」

我帶著這個疑惑在探索這世間,我相信,這世間絕對有人過著超越世俗的生活,雖然還未被我遇見,但我相信那絕對是相當神聖且至高無上的優質生活。走過這麼多地方,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有錢的窮苦人,只要一談上感情,就是世俗,就連路邊的狗兒們,也都沈浸在情愛之中,脫離不了情感的枷鎖。

當我走到一座深山裡時,我停下腳步,這裡的淨,是我走過這麼多地方,所不曾感受過的。眼前正在提水的這個人,身上含藏著與常人不同的氣息,吸引著我的目光,使我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看,這樣的行為確實有些無理,但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此人就是特別吸引著我,我的直覺告訴我,在他身上可以找到我正在尋找的答案。我不停的在觀察著他,看著他的一舉一動,奇怪的是,他不因我的出現而被我打亂,還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又穩又靜的做著。

提完水後,他從一條小徑往上走,我也跟在他的後方,不曉得他是否感覺到我就走在他的後面?路上有些崎嶇難行,此人肩上還挑著兩擔水,但卻不因路面的崎嶇而滴出一滴水來,依然一步一步穩重的往上爬,這樣的定功絕非常人所有,我又好奇的繼續跟著。走著走著,此人突然停下腳步,我也跟著停下來,他放下肩上的擔子,走到一棵大樹前,不知他在說些什麼,大樹後方走出了一隻好肥的野兔,此人對野兔說了些話,野兔立刻往另一個方向跳走。就在我準備走上前詢問時,突然有人朝著這個方向衝過來,是兩位手拿著弓箭的獵人,獵人問此人:「有沒有看見一隻野兔?」此人說道:「看見,往山下跑了。」兩位獵人依著此人的話,往山下走去。我走上前詢問:「請問,剛剛沿路上一片寧靜,你如何得知那兩位獵人正要捕捉這隻野兔?你又是如何知道這隻兔子就躲在那棵大樹後方?還有,你剛剛又對著野兔說什麼?為什麼牠聽得懂你說的話呢?你究竟是誰?」此人合掌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我也學他的動作念出:「阿彌陀佛。」此人接著說:「我乃是寺院裡修行的一位僧人,在我提水時,就已經聽聞這二位獵人對話的聲音,那時那隻野兔就躲在我身後的草叢堆裡,直到我離開後,牠才趕緊跑走。牠跳動奔跑的聲音,都清楚的傳入我的耳根裡,所以我能知道牠就躲在大樹後方。我對著牠念佛,為牠皈依,教導牠不要再當一隻兔子,跟著念佛求往三善道,然後告訴牠往另一個方向走,才不會被獵人給追上。」我好驚訝的看著這位僧人,怎麼能夠有如此能力?剛剛一路走來,我只覺得一片寧靜,唯獨聽見自己腳下的腳步聲,還有腳底踩到枯葉發出的音聲,其他我什麼都沒聽見,這位僧人竟然能聽見兩位獵人的對話,還聽見野兔奔跑的聲音,這好讓我感到相當驚訝!不禁讚歎僧人的功夫。僧人告訴我:「你也能找回這樣的靈敏,只要將心淨下來,這是人人都具有的能力。」我睜大著眼睛看著僧人,沒想到我也有這番功夫,只是現在的我,心還太混濁,尚未找回那份靈敏度。僧人轉身抬起地上的兩擔水,我跟著僧人繼續往高山上走。一路上都保持寧靜,不談任何話語。

山林中的恬靜之氣,讓人心曠神怡,我享受在這樣的大自然中,全身舒放快活。僧人突然轉過頭來對我說:「小菩薩,看著前面這棵小樹,不管風如何吹,它的樹幹、樹根還是不為所動,也就是它的根本是不變的,是堅定的,是不會輕易被動搖的。」僧人這一說,似乎提點了我:「是啊!應當是不變的,不管世間如何變動,我的心也應當不動才是。所以世間人不一定要隨著世間行,超脫世間的生活絕對是可以的。」此時我突然看見僧人竟然赤著腳,腳底和腳邊都沾到好多泥巴和雜草,腳上還留有一些血漬,一定是路途中被刮傷的,我問僧人:「怎麼不穿鞋呢?這樣腳會受傷的。」僧人微笑回答我說:「鞋只是外在的包覆,若少了這層外在的自我保護,還能毫無畏懼的往前行,才是真行。」僧人確實不害怕自己受傷,不管什麼樣的路,他都能勇敢的踏上。就是要有這樣的勇力,才能突破種種的障礙。

莊嚴肅穆的寺院建築頂立在山峰上,雲霧環繞群山,群山之上是高大的佛像,浩瀚無比。進到寺院前,僧人先用一點水將自己的腳洗淨後,穿上他放在僧服中的僧鞋後,才走進寺院裡。寺院裡的義工菩薩看見我的身影,便走向前來關心,我告訴義工菩薩:「我想找到超脫世間的生活,不知這裡是不是就是我要尋找的地方?」義工菩薩為我介紹佛法及修行生活,我聽得相當讚歎,這位義工菩薩對佛法似乎有著深入的瞭解,我問他:「您也是在此寺院修行之人嗎?」義工菩薩說:「我在寺院裡服務二十多年的時間,雖然修得還不好,但還能略略為人介紹幾句佛法。」這位菩薩可真是謙虛謙卑,他將佛法介紹得相當好,使我開始對修行產生興趣,我相信這絕對就是我要找的人生方向。

我爭取到在寺院裡服務的機會,想把握這份殊勝的因緣,在寺院裡好好將心淨下來,並學習佛法,親近善知識。每一天我都認真完成被指派的工作,若是還有多餘的時間,也會主動幫助其他尚未完成工作的人。倘若還有一些時間,我便坐在距離講堂最近的大樹下,聽著師父講經說法,由於大樹距離講堂還有一小距離,有時無法聽得清楚,只能更靜下心來,才能聽得清楚一些。有時就讓我聽見一句、二句關鍵字語,便使我受用無窮。

這天,我劈完柴,趕著從山上走下來,就是為了要聽到第一堂講課,還來不及將身上的髒衣服換掉,就趕緊坐在大樹下準備聽經,幸好還的及趕上,大師父才正要開始講經而已。裡頭的小師父正在發經本每位參與聽經的師父,此時講台上的大師父突然說:「也發一本給外頭的小菩薩。」我疑惑一下:「外頭的小菩薩?」環顧四周,就只有我一人而已,心中納悶著:「難不成是我嗎?」此時小師父真的從講堂裡走出來,朝著我的方向走來,小師父說:「大師父邀請你進去一塊兒聽經。」我一身髒污,深怕有失恭敬,但大師父還是要我進去,只好放輕腳步移動到講堂裡。

講堂裡頭每位師父端身正坐,準備聽講,大師父比了手勢要我坐在後排座位上,我合十感恩大師父。當我看清楚大師父的臉時,才知道原來那天帶著我進到寺院裡的那位僧人,就是這裡的大師父,他的法相清淨莊嚴無比,攝受人心。他所講的每一句經法,都揭開我內心對人生的茫然,如同明燈照亮我心中的暗處。在此刻我堅定自心,今生必當走上修行之路。

我把握每一次進到講堂聽課的機會,將所有的思惟放下,一心專注恭敬聆聽,若有不解之處,便暫時放下,繼續聽講,有時聽著聽著,前段的疑惑就瞬間解開,此時我便明白,原來覺與悟只在剎那之間。大師父說法透徹精闢,但他並不拆解每一句經法中的要義,而是要我們用一顆如佛一樣的清淨光明之心去體會,又在大師父的指導下,各各都能得到悟處,知曉經典所要教化給世人的真理。

我將心中所悟,化為實際的行動,於佛道上精進努力,無絲毫懈怠之心。五年後,師父為我剃度,我正式接下傳法的使命,將此身心奉塵剎,願以一生奉行菩薩道,努力不懈,弘揚法道,饒益一切眾生。

此生修行,我心只有不斷的勇往直前,從不退轉,因為知曉佛法的珍貴,何來有退轉之心?不論順境、逆境,當處於無我境界之中時,境自然隨心所轉。我不再是世間的迷者,而是悟者,眾生心迷,我助眾醒,處處說經講道,幫助眾生轉迷為悟。此生我亦以佛法度化爹娘、姨娘及手足們,我們各自修行,所悟亦是各有不同。感恩此生得遇大師父,開啟我學佛之因緣,一生勤修堅持,於壽終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蘇佛本尊從不離常寂光土,讓細胞多次來到娑婆世界投胎,不論化現為王、為僧,乃至為畜生時,皆是為度眾生,示現成各種不同的身形,以此來教化群生。此生投胎為女兒身,雖是女眾之身,卻是大丈夫之相。學佛以前所歷經之一切,皆是一般世人走過之人生歷程,如結婚、生子、經營事業。唯蘇佛善根深厚,得聞佛法後便積極行道,捨離世間之一切,堅毅修行不斷,直至轉凡成聖,成就佛道。如此表法世間,亦是要世人明白,人人皆能習得如同蘇佛一樣,法身超度眾靈之功夫,所有凡夫之身,皆能證得佛果,只要學佛之修持,精進修調自心,真修真行,必然能有所悟,解脫離苦。

如今世間邪師邪法普及,諸種之說皆能得聞,世人心中多有保護,難能開解,乃因世間亂象,無法清明。蘇佛說法,言簡意賅,修行非是複雜,而是由簡入心,深入其境,如佛的境界中,大慈大悲,大心大量,度化一切眾生。

一門深入,長期薰修,《佛說解義》白話淺顯易懂,然「知」與「行」間又有一大斷層,若能無縫接軌且真行者,必然能了脫生死輪迴之苦,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其悟時,世間皆已放下,不再有所貪戀。以此與眾共勉,發願度眾,同佛行救世之行。

感恩我佛慈悲,感恩蘇佛慈悲。

南無阿彌陀佛。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法菁主筆寫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