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脫離空間」-20170518

     

    與佛對語「脫離空間」

     

    2017/5/18 AM.4:30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今日蘇師姐希望法璽能夠請示阿彌陀佛,為什麼法璽拜佛會拜下去就起不來了,空間不同,經行與誦經亦同,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無量空間含藏中。終日可得見甦醒。
    今朝隨業需消償。亦令皮肚得可開。
    無量含藏需得出。當需靜待再靜觀。

    法璽:是的,弟子法璽感恩我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人生含藏數萬劫。此身亦含無量兆。
    兆億細胞納眾靈。譬若芥子納須彌。
    空間無限得令牽。遷出遷去障礙修。
    當是無有任欲想。唯只禪定不應迷。
    法璽孩子過往修。今生再來尋回往。
    確實容易只需放。而於昏沉是自然。
    當於心放再更放。放了空無忘自我。
    自然皆是了分明。那時便是無昏暗。
    孩子細想何種時緣不會昏沉?

    法璽:阿彌陀佛,法喜充滿之時。

    阿彌陀佛開示:
    正如是耶,其實過往多少高僧修者都是昏沉障道,
    而障道突破之際便是在於法喜得現之刻,
    真心法喜、真心為眾、真心悲想、真心大願,
    孩子在細想,大願不也是於此際而萌生嗎?

    法璽:是的,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開示:
    法喜,視為修行之道。為理為法。無有喜際。所做皆為非法。
    因無喜,心便感有種種悲念、悲想、悲意。
    如此如何修行正道?無有任何喜悅之感。
    那麼枯躁乏味是自然。煩悶也自然。
    何能清醒而無昏沉?自心正意已偏,何可感化來眾放下?
    表面笑顏不見得法喜充滿。
    法喜,乃為極樂。
    滿滿的法益與滿足,
    當下發大心願感染大眾,離苦脫欲。
    此為法喜,真正法喜充滿。
    修行不可無有法喜。
    修行不可無有大願。
    修行不可無有放下。
    祖師大德之訪錄。法璽努力將之完。即使有時有昏沉。
    鍵盤敲打闔閉眼。睜開還是繼續打。此非過往之深功
    是為內發之大願。亦想帶領諸子完成,以身表法。
    訪談過程得受益。法喜其中見過往。如此殊勝何可遇?
    在於心理何異想?才會障礙與師訪。諸子當是再續省。
    法璽孩子,靈敏覺知應已知。突破障礙在於何?

    法璽:阿彌陀佛,是否在於快速是嗎?譬如七情五欲快刀斬亂麻,而於昏沉也是快速突破障,減少思惟意念,請問佛這樣對嗎?

    阿彌陀佛開示:
    確如是耶,孩子確實慧智,諸佛皆盼孩子甦醒之際。
    現有一方盼孩可行,全心著書,因業力因緣。
    如今拜佛、誦經、經行皆多於昏障之中。
    先是擇法完成祖師訪談錄,二六時間努力談。
    三日一本盼完成。下位中峯禪師。望可盡心完成。
    蘇佛可領孩出境。無有外雜。止內境。
    速度盼可破昏靈。亦可完成書籍刊。
    孩子接訊速度迅若電。以此速度破身障。
    速度速度再速度。速度清流洗累劫。
    祖師空間令孩淨。敏潔家中甚為宜。
    較少額外之干擾。先行三日,完成中峯禪師本。
    朝出晚歸,把握時。三日完成當切記。
    五、六十頁為基本。如此才可突破障。
    諸眾佛子若欲行。也是如此三日寫。
    先以法璽行見益?再續觀之。

    法璽:是的,感恩阿彌陀佛慈悲開示教授。

    阿彌陀佛開示:
    無盡光剎。光陰消逝。無量功德。累劫失之。
    無邊般若。輪迴後忘。無量德能。煩惱而障。
    高僧大德。如此而失。諸佛群來。也於如此。
    才迷娑婆。無戀西國。四眾佛子。多少大德。
    當是記明。尋回初往。捨身救民。挽回功績。
    再度起世。同往西方。

    法璽:是的,感恩我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開示

    佛說「名人至西方」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請問今日晨間經行,看見這些年以來,香光室逐漸成長至如今的香光大佛寺,期間陸續請眾及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些是政商名流或知名歷史人物,像是慈禧太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林彪、江青、孫中山、蔣經國、蔣中正,或是張榮發、王永在、林榮三,或是梅艷芳、鳳飛飛、鄧麗君等等,各界的大人物,確實由香光大佛寺一路走來,因緣聚足而送往西方極樂世界,現在四眾弟子正積極訪問祖師大德實錄,請問阿彌陀佛這些名單上的人物,是否需要安排訪問,亦真正公開於世,令世人知道有此香光大佛寺,及相信西方不遠,勸大眾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殊勝難遇。真實可行。只是於世。謗毀或損。都莫記心。
    政商名流。或世俗者。未可信法。難免議論。好言壞語。
    皆不擾心。只要真實。修行無懼。直行西方。直航離死。

    拒絕炒作。擋拒擾訊。仍需清流。總幹事職。當如此為。
    守護佛子。恆常明心。現備來訊。訪答實錄、出家眾型、
    佛語開示、空間真實。諸如等等。出集冊刊。香光大佛寺。
    出版善書。聖書傳法。正意增益。破迷離昏。導正世塵。
    諸等佛子。雖未見性。但於正法。善知正知。已可說法。
    開化來眾。整備相集。修行歷經。或是生活。或是美噉。
    亦備來眾。得可悅心。增建信心。坦開大眾。救世何密?
    一路走過。坦盪無心。不記評談。救世之意。不動願心。
    二路方向。西方或塵。無有生死。佛子當明。信己所事。
    三番經過。總有成績。莫有懈心。肯定有挫。彼此護攜。
    傳法世塵。法璽曾筆。多篇念意。整集一刊。供僧團閱。
    盼僧明心。轉念正法。莫再迷倫。澳地閉關。整備資訊。
    台地聯繫。一切外絡。以及出刊。討論論議。參出版社意。
    先有雛形。再連外訊。一本本法。更可融心。莊嚴精華。
    填上金蓮。金蓮圖騰。表法金界。即是西方。所傳外法。
    或實或虛。必有猜疑。皆是常事。明白真理。勸眾往西。
    非數瑣細。如此綁足。難能大行。空間之事。必要打開。
    佛語真有。必要弘事。祖師訪錄。遠傳弘興。而於生死。
    冤親債主、三魂七魄。諸如等事。亦是公開。醫病小事。

    後隨諸佛。同往西方。非是妄難。只要願意。皆非難事。
    現代世人。心靈交雜。恐慌不安。可筆實錄。攝心語句。
    佛子修行。如何經過。如何所遇。亦是分享。鼓勵後輩。
    譬如前文「入香光佛地之因緣自述」方向,多論議真實之情。
    亦有助於開展心層之障。現代世人。多有所障。恐懼傷害。
    多方資源。多方涉入。依緣度化。哪怕一人。皆是度眾。
    不記設想財源入。只須攝心於度行。現之主標於出版及推廣。
    無有時分可昏沉。佛子僧團必須填。訪談空閒。筆自生。
    寫下分享修行路。各自開創若說法。一、二百頁可。
    譬如海澤法師修行路-悟心了塵,後末四字可自填。
    攝心於己一路修。說明全篇之綱旨。多篇或是一篇合。
    一己所意之呈現。就是介紹一路來。可否明白吾之意?
    若疑可議於師長。此是一人一本刊。四眾亦可參。
    隨緣度眾法佈施。亦令香光大佛寺有實證。
    再於一本為香光大佛寺。介紹一路走來之經歷。
    海澤參照提筆論。佛子皆可同參述。來眾未來。內也當行。
    無有時日可昏沉。應是少睡少眠趕功夫。昏沉少有。提筆寫書。

    日日精進。首祖師訪。次筆自書。參集冊刊。四則淨心。
    昏沉之際可自擇。四者唯一閉關行。無有昏沉相。
    淨心可由拜佛或誦經。少有自己慾望想。譬如放鬆或放逸。
    佛子從中學自喜。才是真正學佛心。可要明白才修心。
    先以如此再論議。當要盡心將頭明。唯有不斷將之轉。
    為願而轉。非亂想。真實可以望自己。度眾之間得歡喜。
    法相莊嚴現世間。切記開始為世想。步步往前為了眾。
    先是如此。

    法璽:弟子法璽感恩我慈悲開示。

     

    於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七日 由釋法璽所收西方訊息

  • 阿彌陀佛開示

    佛說「名人至西方」

    佛說「名人至西方」

     

    2017/05/17 AM4:32              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請問今日晨間經行,看見這些年以來,香光室逐漸成長至如今的香光大佛寺,期間陸續請眾及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些是政商名流或知名歷史人物,像是慈禧太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林彪、江青、孫中山、蔣經國、蔣中正,或是張榮發、王永在、林榮三,或是梅艷芳、鳳飛飛、鄧麗君等等,各界的大人物,確實由香光大佛寺一路走來,因緣聚足而送往西方極樂世界,現在四眾弟子正積極訪問祖師大德實錄,請問阿彌陀佛這些名單上的人物,是否需要安排訪問,亦真正公開於世,令世人知道有此香光大佛寺,及相信西方不遠,勸大眾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殊勝難遇。真實可行。只是於世。謗毀或損。都莫記心。
    政商名流。或世俗者。未可信法。難免議論。好言壞語。
    皆不擾心。只要真實。修行無懼。直行西方。直航離死。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西方直航」-20170517

     

    與佛對語「西方直航」

     

    2017/5/17 AM.4:32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阿彌陀佛開示:
    殊勝難遇。真實可行。只是於世。謗毀或損。都莫記心。
    政商名流。或世俗者。未可信法。難免議論。好言壞語。
    皆不擾心。只要真實。修行無懼。直行西方。直航離死。
    小病可醫。大病令緩。只要願信。分毫不取。利益不薰。
    此若非法?何處可行?逐一訪答。先選一二。令眾明心。
    拒絕炒作。擋拒擾訊。仍需清流。總幹事職。當如此為。
    守護佛子。恆常明心。現備來訊。訪答實錄、出家眾型、
    佛語開示、空間真實。諸如等等。出集冊刊。香光大佛寺。
    出版善書。聖書傳法。正意增益。破迷離昏。導正世塵。
    諸等佛子。雖未見性。但於正法。善知正知。已可說法。
    開化來眾。整備相集。修行歷經。或是生活。或是美噉。
    亦備來眾。得可悅心。增建信心。坦開大眾。救世何密?
    一路走過。坦盪無心。不記評談。救世之意。不動願心。
    二路方向。西方或塵。無有生死。佛子當明。信己所事。
    三番經過。總有成績。莫有懈心。肯定有挫。彼此護攜。
    傳法世塵。法璽曾筆。多篇念意。整集一刊。供僧團閱。
    盼僧明心。轉念正法。莫再迷倫。澳地閉關。整備資訊。
    台地聯繫。一切外絡。以及出刊。討論論議。參出版社意。
    先有雛形。再連外訊。一本本法。更可融心。莊嚴精華。
    填上金蓮。金蓮圖騰。表法金界。即是西方。所傳外法。
    或實或虛。必有猜疑。皆是常事。明白真理。勸眾往西。
    非數瑣細。如此綁足。難能大行。空間之事。必要打開。
    佛語真有。必要弘事。祖師訪錄。遠傳弘興。而於生死。
    冤親債主、三魂七魄。諸如等事。亦是公開。醫病小事。
    只要念佛。只要真修。調整世塵。現今開航。航首蘇佛。
    後隨諸佛。同往西方。非是妄難。只要願意。皆非難事。
    現代世人。心靈交雜。恐慌不安。可筆實錄。攝心語句。
    佛子修行。如何經過。如何所遇。亦是分享。鼓勵後輩。
    譬如前文「入香光佛地之因緣自述」方向,多論議真實之情。
    亦有助於開展心層之障。現代世人。多有所障。恐懼傷害。
    多方資源。多方涉入。依緣度化。哪怕一人。皆是度眾。
    不記設想財源入。只須攝心於度行。現之主標於出版及推廣。
    無有時分可昏沉。佛子僧團必須填。訪談空閒。筆自生。
    寫下分享修行路。各自開創若說法。一、二百頁可。
    譬如海澤法師修行路悟心了塵,後末四字可自填。
    攝心於己一路修。說明全篇之綱旨。多篇或是一篇合。
    一己所意之呈現。就是介紹一路來。可否明白吾之意?
    若疑可議於師長。此是一人一本刊。四眾亦可參。
    隨緣度眾法佈施。亦令香光大佛寺有實證。
    再於一本為香光大佛寺。介紹一路走來之經歷。
    海澤參照提筆論。佛子皆可同參述。來眾未來。內也當行。
    無有時日可昏沉。應是少睡少眠趕功夫。昏沉少有。提筆寫書。
    所想為人。所思度眾。如此大人。何愁不見自性光?
    日日精進。首祖師訪。次筆自書。參集冊刊。四則淨心。
    昏沉之際可自擇。四者唯一閉關行。無有昏沉相。
    淨心可由拜佛或誦經。少有自己慾望想。譬如放鬆或放逸。
    佛子從中學自喜。才是真正學佛心。可要明白才修心。
    先以如此再論議。當要盡心將頭明。唯有不斷將之轉。
    為願而轉。非亂想。真實可以望自己。度眾之間得歡喜。
    法相莊嚴現世間。切記開始為世想。步步往前為了眾。
    先是如此。

    法璽:弟子法璽感恩我佛慈悲開示。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再興佛法」-20170516

     

    與佛對語「再興佛法」

     

    2017/5/16 AM.4:35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 / 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想請問阿彌陀佛,今日晨間經行,我佛慈悲,阿彌陀佛親自帶領,清淨大海眾菩薩亦踏蓮隨側,祖師大德與諸佛菩薩亦同行,我佛大慈大悲,將空間重重無盡打開,十法界中無量無邊的空間一一開啟,像是廿八層天、四聖法界、人道、地上等等重重無盡,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驚濤駭浪,人世間。十法界轉,無量邊。
    輪迴惡世,惡識見。如今當轉,明法航。
    重重無盡本如是。解開望靈得離行。
    萬億輪迴。難可計量。重重空間。靈自綁障。
    唯有自心。明鏡琉璃。若水映月。同明照心。
    概無了塵。無有分明。有有則濁。空間何在?
    釀造在心。為心所現。為識所變。靈識含葬。
    無量億劫。或許無緣。永無出期。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異同於識。識令處塵。妄想分別。
    令法身藏。色身來世。亦來有識。情隨增長。
    情識二物。令佛也淪。難離出塵。空間無量。
    歸心所造。迷離淪塵。當出淤泥。絲毫不染。
    綻放光蓮。唯修心造。修行釀心。釀顆好心。
    純淨純善。唯一釀造。無有惡物。發酵期間。
    真實清酒。輕輕淡薄。淡描一生。何色可深?
    皆是清淡。有或是無。皆是模糊。人生似夢。
    夢幻泡露。忽閃則逝。閃電光影。瞬間消失。
    無影無蹤。唯識仍存。即言空間。當時當地。
    當是即離。也無愛欲。今開空間。盼緣者離。
    千劫含葬。當是速醒。高僧在世。也是空間。
    當破迷障。尋空太平。尋真自性。尋無則離。
    雖只幾句。表明空間。空間何在。根本本無。
    輪迴中事。卻成無盡。難度迷離。礙於堅執。
    個性難伏。苦唯自找。本來無苦。處處極樂。
    今時佛法。盼可再興。傳此真理。法薰十同。

    法璽:弟子法璽感恩我佛慈悲開示。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開示四眾」-20170515

     

    與佛對語「開示四眾」

     

    2017/5/15 AM.4:45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為四眾弟子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孩子,提筆吧。

    法璽: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開示:
    歲月忡忡。光陰恆行。不待世人。仍舊生死。
    生死輪轉。不問世人。因果定論。仍舊判刑。
    十種法界。依心定論。依識定形。仍舊輪迴。
    無有了脫。無有究竟。只因一因。識還有家。
    何有了脫?何有根本?其實妄相。可孩緊纏。
    才造輪迴。生死罪業。功過禍福。全是自造。
    廢淨染渾。渾染明清。踏足娑婆。步步泥濘。
    踩出蓮朵。步步澄清。全在一心。如何淨起。
    亦如蘇佛。所言甚是。純淨純善。同體無分。
    濁裡保淨。更令濁清。是為救度。無有分別。
    無有所執。無有性強。無有念想。更無異想。
    所作皆辦。所行無逆。所有念想。皆歸於自空。
    一心效命。往西航道。不令偏倚。直航廣道。
    路途顛簸。或有曲折。信願力足。無有需恐。
    只要救世。或於弘法。得大利益。必蒙護行。
    昏沉萬象。始於心中。非俗睡眠。實為考願。
    無願無力。或力不足。或願不誠。或無有信。
    或無有真。都必昏相。眾靈紛雜。皆見汝心。
    真實虛假。了了分明。敬重或唾。見子何行。
    各司所職。皆當真實。否則便是。虛願狂人。
    如何可服。眾靈眾怨。修行一路。必定好行。
    必定喜樂。無有壓力。往前便是。當必寬心。
    此一路程。前往西方。中間無段。救世直航。
    但須有德。德行兼備。佛子好行。莫多畏想。
    虛妄之事。絕口莫提。當是淨化。再加淨化。
    當是備精。真實清明。待眾入際。打開西方。
    通航塵世。一切皆是。進行之中。只要不斷。
    直行便成。佛子當毅。勇心再前。而就可行。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送眾往西」-20170514

     

    與佛對語「送眾往西」

     

    2017/5/14  AM.4:40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想請問阿彌陀佛,今日晨間經行時,觀想看見老師夏蓮居老居士慈悲帶領於前,看見老師在世時的弟子及有緣信徒等往生西方,蘇師姐慈悲亦觀想將四眾弟子的全身細胞觀想送往西方,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慈悲法量。自然得行。無量身眾。接引西方。
    成行緣機。應願量起。再言無量。是於心想。
    無量後方。是否還有?自當慎警。一念再起。
    宇宙虛空。還有無盡。無盡無量。何有止時?
    吾今答汝。其實無答。因是真實。本是如此。
    一身得來。寒毛細胞。皆含靈眾。有緣而來。
    或冤果償。無一毫處。能可清安。但人一身。
    有一處主。此處可罪。也可是願。其名為心。
    心上功夫。得令滅罪。亦或滅福。端看行持。
    心上功夫。修行要領。根本究竟。無可免之。
    心上功夫。輪迴運轉。何境自討。何罪自找。
    心之奧妙。含葬萬種。但也是空。本來沒有。
    佛子來世。夢婆湯忘。輪迴事忘。願業也忘。
    過去所執,今生何在?今生所執,將來何在?
    將來所執,究竟何在?究竟之事。何有所在?
    可若心在。便有無窮。重重無盡。從心想生。
    修行為何不可成就?是否真正修練其心。
    禪宗為何至今常定?定中無心。定後心來。
    心是妄物。亦也靈知。智者善運。愚者造因。
    未修之人。亦也如是。以心妒嫉。以心瞋兢。
    以心行穢。以心釀疾。全是自裡。好勝爭強。
    內私暗藏。卑或自滿。諸種欲塵。令心運轉。
    念起波起。依心自動。宇宙隨行。複雜便起。
    無盡同伴。無量含藏。如此常變。送去再來。
    無盡無盡。可否明瞭。皆在自想。依心所造。
    蘇佛悲心。送眾往西。無量細胞。帶領西行。
    觀想出離。從足至心。心頭眼明。歸於念心。
    無念出離。眾生亦觀。是否真情?從眼識根。
    或於腦門。或於胛間。但於念妄。同念何多?
    如何捨離?緊密相契。如何割捨?若於個性。
    強硬難伏。心上糾葛。如何得清?皆心自造。
    宇宙真理。今遇殊勝。真可離清。重獲法明。
    可若自想。意念飛躍。愚痴狂妄。枉此盛行。
    當是自懺。當是淨念。心下功夫。不容錯失。
    讚揚此法。只要真改。不再有興。自然清白。
    蘇佛領西。都是真法。續而行之。終於見明。
    敏潔孩子。心真如道。佛語觀之。慧眼習知。
    未來入法。必是大力。當願大時。眾便離迷。
    香光佛寺。難可再遇。難可再期。當必把握。
    分秒時機。都是緣聚。珍惜而行。同如行道。

    法璽:是的,感恩我佛慈悲開示。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眾靈 無盡又無盡」-20170513

     

    與佛對語「眾靈

     

                  無盡又無盡」

     

    2017/5/13 AM.4:45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想請問阿彌陀佛,虛空十法界中,重重無盡之眾生,無盡度後又有不知限量之無盡,宇宙真理真相,令人不寒而慄,為了接引眾生,更深刻了解真理,弘揚正法,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無盡而後實難量。無盡而後有何方?靈靈眾苦無量邊。
    眾靈苦海從心想。唯心變現而成樣。依正莊嚴十法界。
    種種異想從異來。異而無同各紛亂。紛亂異相皆自想。
    從想而生十法界。無中生有各自成。靈靈無量之眾生。
    當止於念後無有。同體而觀歸如一。如來如相在同體。
    如來本命。在於一念。在於一心。在於一時。
    如來本慧。在於澄淨。在於空無。在於悲時。
    如來法身。在於無念。在於無心。在於空時。
    如來一切。皆教汝空。但於執異。差於念間。
    就已不同。如來如來。眾生眾生。執念差別。
    眾生是佛。本來是佛。如來同是。本同一體。
    本同一心。本同一相。無盡眾生皆是幻化。
    法界輪轉。皆是妄想。何者為真?何可執掌?
    皆瞬間事。過後成空。因緣變現。異眼所見。
    異體所演。異心所現。何來苦哉?異體所演。
    因果演劇。角色不同。本來如來。是因演假。
    而才假相。若不執身。自然得見。如來本相。
    紅塵俗間。所知所有。不出三界。
    三界以外。未曾得知。
    三界以內。皆是淪葬。情迷欲亂。
    破迷一悟。即可出離。即可證知。即可清行。
    葬於此界。在於妄念。無盡之想。而有無盡。
    可於無盡。也真正有。無盡無盡。難可衡量。
    無盡度西。即刻填滿。因念紛亂。本無止時。
    譬如旅店。喜愛入住。恆常滿溢。即如無盡。
    天人鬼神。各界有念。各界有異。難在於止。
    流動輪轉。難於止息。那麼無盡。何可終止?
    自然如是。如是念轉。異念之間。多少如是。
    同性相吸。異性斥離。念同而聚。貪瞋癡慢。
    五欲六塵。多少欲念。空間中有。隨念而行。
    也是自然。生態規則。否則佛眼。恆常視之。
    怎可無感。因是自然。重重無盡。相同無盡。
    佛之所見。只是一體。無盡只是。紛亂波動。
    佛法傳下。盼可轉悟。悟起開來。自出離迷。
    自古至今。悟者恆少。迷者愈多。可惜之相。
    佛法萎靡。幸今得此。香光佛寺。而可有望。
    挽救無盡。眾靈好度。因好悟醒。悟時即離。
    眾生難行。執身迷靈。突破當是。忘諸成空。
    宇宙真相。真理真法。其實在於。一空之上。
    盼今之語。能知身假。能知無盡。當離無盡。

    法璽:是的,感恩我佛慈悲開示,蘇師姐想再請問阿彌陀佛,近日訪問憨山大師年譜之時,大師說出其父親之人生際遇,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教授。

    阿彌陀佛開示:
    宇宙真相。自然如此。只是未開。如今才知。
    市井街上。比比皆是。若是能可。盼皆度之。
    可惜一身。來此娑婆。葬於無盡。難再離出。
    有緣得生。無緣葬淪。待再緣時。但於無盡。
    無盡劫後。緣恐才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真正屬實。當必警世。莫再執守。執自害死。

    法璽:是的,感恩我佛慈悲開示。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色身是障 奉塵剎」-20170512

     

    與佛對語「色身是障 奉塵剎」

     

    2017/5/12  AM4:42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 / 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想請問阿彌陀佛,「願將身心俸塵剎」,彌陀大願殊勝,意義深廣,身為佛弟子應當行守,今日晨間經行之時,蘇師姐觀想四眾弟子全身五十兆細胞,一一經由六字洪名音聲之感化,從眼睛中出離,所有欲想報仇、恨及不化解之負面細胞都請出身外,佛光接引,留下的是純淨純善,「出身眾善根,成就菩提果。」之善念細胞、慈悲細胞,若全身細胞,五十兆數是大略數字,都能身心俸塵剎,真正知道身心是假,好好修行,瞭脫生死,與大眾同歸西方,也不枉此身,更能救度無量無邊,弘揚佛法,共同承擔香光大佛寺,禮請阿彌陀佛慈悲開示教授,感恩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開示:
    弘揚毗尼。承傳佛法。救度無量。暢心大悲。
    心量無際。能容大海。無量無量。真實無量。
    法藏無量。僧寶無量。佛子無量。眾苦無量。
    無量難量。地獄滿患。孤苦哀號。悔不當初。
    求哀攝受。求哀憫苦。求哀救度。發露真懺。
    孟婆湯忘。本是好意。飲湯了苦。生死輪苦。
    無量難想。但卻欲迷。戀上肉皮。靈靈眾生。
    曾經身旁。今在身藏。見私慾迷。當初冤節。
    仇怨續討。冤冤相報。疊相吞噉。無有止時。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都是萬劫。因緣合聚。
    才可生身。或聞聽法。因緣時劫。才機求西。
    當莫輕視。殊勝法行。因果輪迴。果報不虛。
    只要造因。皆有報償。不論三世。恆常求討。
    千年萬年。還在空間。咬牙苦等。恨不知苦。
    可憐心傷。虛空眾靈。如此而來。無量輪迴。
    六道滿民。地獄難空。貪瞋癡慢。情慾增長。
    耶識無量。難離娑婆。身心六道。自然可想。
    隨念意欲。無可阻擋。隨念意去。空間包含。
    空間眼識。一望無際。滿滿滿患。隨念飄盪。
    無有念想。無有此障。但是難行。因念流暢。
    從不停止。從不聽講。就是自我。就是我想。
    念自然有。空間自然。含藏其中。也是自然。
    佛視眼中。也只自然。成為空間。無數之一。
    世塵教育。不知此相。以為想像。想像豐富。
    生死教育。重要事大。了解無恐。明白無懼。
    卻成忌諱。僧眾不語。那誰來語?生於恐懼。
    不安之中。害怕生死。不安於世。不安塵情。
    慾念難守。心生不安。意念難持。識想不安。
    身與靈同。累劫難安。累劫生世。含藏全體。
    一沙一世界。細胞之中虛空有。
    宇宙萬緣而聚。色身如是。
    因有空藏。而有靈藏。又有念藏。更有識藏。
    無量無邊。如何安起?
    慧可問師。如何安心?達摩巧答。把心拿出。
    慧可悟性。在於知空。今吾答語。若前皆空。
    何有萬有?皆是虛妄。即便真實。空也會無。
    即是放下。無執著時。有便是無。何來六道?
    生死何在?皆是識想。西方世界。此些皆空。
    唯有極樂。自在無相。自在太平。自在同觀。
    色身所有。奉獻塵剎。此話非假。也是大悲。
    真誠大願。眾靈無量。都於執心。障葬輪轉。
    同體一觀。皆是眾民。只是差距。在於有身。
    輪流得身。其實皆同。同是一體。才請同觀。
    色身是障。令靈迷惘。再造無量。若可學法。
    得免迷牽。才說難得。因執難放。所以難得。
    得於手中。也是難得。見於眼識。也是難得。
    奉獻塵剎。突破我障。唯有此方。才是般若。
    亦顯大悲。離身有緣。放大光明。身才可用。
    否則他用。其實真實。不是佔有。而是施送。
    佛制弟子。皆有所意。不可有物。所有所有。
    皆須輾轉。所有權轉。轉讓施主。而協議用。
    物主非己。但授權用。以此斷貪。及蓄物念。
    世尊也語。只是未講。令眾生悟。但已千年。
    未有人悟。輾轉色身。不是佔有。但可任用。
    真正任用。色身佈施。奉獻塵剎。人人會講。
    不了實義。大悲真心。所現之時。眾生為感。
    感應而退。此身非假。是真如性。必就退迷。
    轉迷開悟。但於此際。無有萬有。含括萬緣。
    放下斷去。重合業現。發願信願。未誠業討。
    真理真相。無有情談。真理之上。都是真想。
    無有虛妄。才是真相。無有念想。才有安康。
    諸子佛心。才有發綻。業果報身。談已明白。
    今時緣此。度願緣者。餘者續待。吾也常待。
    續等迷醒。絕不捨一。都是重要。都同珍貴。
    所有萬靈。無論罪障。都如同初。明淨無暇。
    清淨法身。無眼所見。同是如來。無心所感。
    當是回首。續盼那時。

    法璽:是的,感恩我佛慈悲,阿彌陀佛浩瀚威德,四眾佛子慚愧,感恩我佛慈悲開示。

     

  • 阿彌陀佛開示

    與佛對語「諸子當惜 速修起」-20170511

     

    與佛對語「諸子當惜 速修起」

     

    2017/5/11 AM.4:33

     

    晨間阿彌陀佛開示 / 主筆:釋法璽

     

     

    法璽:弟子法璽禮請阿彌陀佛,蘇師姐想請問阿彌陀佛,今日晨間經行之時,蘇師姐慈悲將我佛慈悲的光暈,觀想像佛祖的頭部有一圈佛光,罩於整個中國大陸天空及四眾弟子的頭部,為了救世及開展香光大佛寺的願力,希望暫時請冤親債主退到下面,不要干擾頭部的清明,能夠找回過去的功夫用於弘法利生之上,以後見緣再度,請問阿彌陀佛是否可以慈悲開示教授,感恩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開示:
    甚是巧妙般若智。無量光輝照頭明。諸子顯感也顯知。
    只是能夠多少益?只有自力促光明。光輝頭上是真實。
    是否有光見自起。大小亦依心量定。眾能伏於光輝去。
    見光猶如見佛行。猶如古時見劍如君臨。
    諸子當是把握惜。不失一方令眾離。真實心實不與私。
    一心同體愛眾民。悲心真願領眾群。如海大量納萬群。
    非見光明又徇私。恐身難容真理間。如何可擔罪更上。
    此事佛子需瞭名。猶如蘇佛時常語。時日不及當珍惜。
    一生修行多少載。弘法又從何時起?納了弟子餘幾齡?
    一身得可修真心。得來不易福緣齊。能行多展不枉之。
    生生世世輪迴中。幽幽冥冥身上陰。層層無盡空間事。
    滿滿曾經耶識藏。管控執掌是冤起。一念一起一空間。
    空間當年多少過?如何德有多少還?確實因果業報討。
    生死輪迴難出離。個個同是同個性。互相糾纏無人醒。
    滿腹只餘貪瞋癡。何時能可與眾離?今朝蘇佛之妙法。
    真是殊勝解冤情。雖是一時巧妙非長久。
    可有令子得速修。暫時清明速修起。因果需還返頭時。
    頭識障明之高僧。世塵多少輪迴沉。無有人帶塵淪中。
    未來有緣皆齊聚。生世高僧助佛行。佛力號召更有力。
    佛子只要勇心接。勇心接納諸來緣。齊令佛寺可航起。
    頭上光明照十方。只要願力在十方。
    頭上光明照願海。只要心中無業海。
    頭上光明照白亮。只要身心皆安強。
    信與有疑差異大。佛子相信此事否?
    若信,佛子發願否?
    若發,佛子真行否?
    若行,佛子成佛否?
    成佛見性是為眾。微細當心莫可錯。世塵一切不可有。
    真理邊上跳因果。只因佛子為佛寺。度世之願佛扛助。
    史來無有此種果。果報償時難可逃。夢婆藥湯也難憶。
    如今佛於真理邊。善巧方便解因果。請眾向下向旁先解散。
    而於眾冤給平復。給予善巧之幻境。命眾等待孩長起。
    切記一切冤眾在等待。今生必定當解開。
    為眾之際亦解冤。無邊無際眾靈苦。也是原本身上中。
    此一善法用於真。真與誠時得令現。法力無邊始如此。
    若無真誠難真實。猶如未有真心怎談和?
    佛子,善巧方便是否納?
    再執紅塵也放棄。時緣真正等不及。無可等孩緩緩行。
    一生一世恆常進。究竟是否得成就?操之在己切當惜。
    為了虛空之安平。可否心量走一遭?紅塵俗世只虛迷。
    終時也是再成空。空空而過幾世去?滿載一身全是罪。
    孩當清醒莫再迷。都是西方再來僧。慚愧懺悔當真省。
    不記過往多少罪。當是如今莫容失。
    一切本是夢幻中。當有大心扛肩起。
    由旬光輝亮照冥。由旬光亮亮冥明。
    無量大地十法界。佛寺啟航當齊行。
    共度十方遍法航。共扛無量往西方。

    法璽:是的,感恩我佛慈悲,阿彌陀佛浩瀚威德,四眾佛子當必勤精進,真實行,感恩我佛慈悲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