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

2023/11/11 中峯三時繫念 第二時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前進或後退》

老師開示 主筆:釋海願

二O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
可自我省察,修行之路處於前進或後退中?
若是前進,則續行;
若是後退,須知原因而斷離此因,
轉心,轉念,轉行,調轉入正,入佛道。

此種判斷、覺察能力當要隨時具備,隨時提起,隨時省察,
當此能力成為直覺反應時,即是靈敏覺知。
一旦有不如法、不當之行為,與戒律、威儀相違犯,
便立即停止,方能止惡,免受苦報。
此些情形,看似簡單明白,但真正能實行者有多少?

修行未進的常見原因為||縱容自己,
認為無關緊要或事小,下次再改,
或不當一回事,認為如此就好。
殊不知,此為修行之大患,
寶貴光陰因此而流走,於原地踏步或退步。
莫給自己找理由,找台階下。

當大家處於修行的環境中,
各自有各自的業力要面對、要突破之下,
要能真正活在當下,
當下有過,當下懺悔,當下改。
若能克制自己的惡心、惡念、惡行,則能止惡莫犯。
尤其口業是最容易造作、犯下的惡因,
於一時念起惱怒之下,便脫口而出的反駁及話語,
是最傷人傷己,且有損團體之形象,
此過及惡報不只是於自己,
對團體的傷害亦是在因果之中,不可不慎!

且於受報時,若再起瞋心及造下口業,
那麼此業苦即於輪迴中,無止時,
甚至成為臨終念佛生西的障礙。
因冤親債主能現平日會令自己起瞋心之人於眼前,
現其形或音聲令自己生起瞋心,
則地獄之報如何能免?

故斷瞋心、長養慈悲心、
禁語、止語、心向內改莫向外看等方法,
是救自己的方法。
因為自造因,果自受,
止斷莫再造亦是要靠自己。

修行前進或後退,
最重要的關鍵在自己,非在外,
阿彌陀佛佛力、善知識乃至諸護法們之助力,
當自力奮起,佛力方能加持得上,助力方能起用,
而能精進前進。
當知、當明此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