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

2023/9/30中峯三時繫念佛開示 第二時《調改微細處》

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三年九月卅日

阿彌陀佛開示:
行者如水,應進人空。
調改內性,從微細處著手。
日常生活便是修行的場所。

在一個繁忙的都市,有一位叫做明靜的年輕人。他時常感到內心的焦慮和煩躁,生活中充滿了壓力和矛盾。一天,他遇見了一位名為演光的長者,一位深具智慧的修行者。

演光悠然自得地坐在公園裡,身邊有著一碗清澈見底的水。明靜走向他,問道:「長者,我感到內心煩亂,不知如何是好,能否給我一些指導?」

演光微笑著邀請他坐下,然後輕輕地拿起碗,向明靜說:「這碗水代表著你的心靈。你看,水波瀾不驚、清澈見底,這是一種修行的境界。但當你的內心煩亂不安時,水便變得混濁、波濤洶湧。」

明靜點頭,他明白了這個隱喻。演光繼續說:「要使水恢復清澈,首先要平復心湖。觀察你的情緒和執著,像觀察這碗水一樣。當你發現煩亂時,停下來,深呼吸,讓它冷靜下來。」

隨著時間的前進,明靜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個教導。每當他感受到情緒的波動,他會停下來,冷靜觀照,讓自己恢復平靜。這樣的修行持續了一段時間。

有一天,明靜再次造訪演光,他感到自己的心境有了轉變。他興奮地跟演光分享:「長者,我開始感受到內心的平靜,生活也變得更為和諧。謝謝您的指導。」

演光溫和地回應:「修行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你的進步令人鼓舞。但切記,真正的智慧不只是在平靜時顯現,也要在生活的挑戰中保持內心的寧靜。」

明靜點頭,深思這番話。他接著問:「長者,我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演光微笑著說:「觀照自己的執著和偏見。像這碗水一樣,若有雜質,水就不清澈。了解自己的偏見,接納它們,然後逐漸釋放。做到無執著,心就會如水清澈。」

明靜開始更深刻地觀照自己的執著和偏見。他意識到,許多情緒來自於自己的固執和執念。於是,他努力放下這些執著,讓心如水般清澈明朗。

孩子們在修行之中,
當要珍惜每一個修行機會,
觀察生活的微細處,
真正改變自己。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