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示 主筆:釋海願
二O二三年九月九日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
有一即是有,
連一都無,若為零,仍然有個零,仍是有。
若都空皆無,心不放任何,
連一都不放,連零都不放,
方是空,方是無,空無一物。
無一物的心淨及心明,
連一絲毫染著都無,
方能與自性相應,能見自性。
若於心上有,
即使只是微點,亦是染污。
人們已習慣「有」,甚至緊緊抓住「有」,
如:有心,有我,有家,有財,有子,有名,有被重視。
不習慣「無」,甚至對無感到恐懼,害怕,
如:無心,無我,無家,無財,無子,無名,不被重視。
修行若要步步前進,
需能從「有」的追尋,
至看破、放下、捨得而入「無」。
能捨有而入無,
入無的坦然自在,
入無一物,見自性,是修行的過程。
假身與假我,是修行的大患,
尤其生病時,常常是抓緊此假身,
受此假身牽引而受病苦,甚至死苦。
若能捨假身、捨假我,是能捨大患。
如何捨?
假身奉塵剎,為度眾而活,
假我能受淨化,尋回真我自性,隨佛行,
自度度眾往西行。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