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 主筆:釋海願
二O二三年九月八日
阿彌陀佛開示:
微,如微細、微小、微不足道、微笑、微言,
微妙、微妙法、微妙音,
微風、微塵、極微、微淺等。
微,於世間乃指細小、不顯眼,
甚至小到肉眼見不到,
或有微妙之心念、人、事與理之變化,
此乃以人們的肉眼觀之,凡心所見之況。
若肉眼凡心捨去,
若以法界虛空觀此微,則此微未必微。
可言觀之亦非觀,乃是本來如此,
好非好,壞非壞,微非微,強非強,
乃是為了打破好壞、微強、高低等之分別及執著,
這些都是自己對自己設限的框架,
如此只能在有限當中存在。
當要打破分別、執著及自己對自己設限的框架,
心不受限,
將有另一番景象,並得見事實真相。
將身放、心空、無心,
則所見非相,可見事實真相;
若未將身放,仍有心、有相,
則所見是相,仍有分別及所執。
莫對六根做種種設限,設限是業力之顯,
應放下過往之慣性及個性,
若六根根性得顯,將有無限之可能。
假身之我,非真實之我,
我非我,假我乃是因果中四大和合之我,
真實之我為自性顯後的我,
若是有執於我,即非真實之我。
二種我完全不同。
真實之我,
能含容無限而不動,
能自在生西。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