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三年九月三日
阿彌陀佛開示:
「心是一切事的主宰,心造一切事,由心而生,由心而行,由心而造。」
在遠古的一個寧靜山村,有一位名叫阿納達的修行者。他一生致力於佛法,堅信通過心靈的修行,他能夠實現解脫。然而,阿納達的內心深處卻有一個黑暗的角落,那就是嫉妒之心。
有一天,阿納達的同修圓通向他報告說,一位名叫迦那的修行者在附近的山洞中達到了解脫。這個消息深深觸動了阿納達的心。儘管他知道嫉妒是一種不正確的情感,但他無法克制自己的情感。
阿納達走出山洞,向天空大聲宣稱:「為什麼迦那可以達到解脫,而我卻不能?為什麼我一直在修行,卻感覺一無所獲?」他的聲音回蕩在山谷中,彷彿是對宇宙的挑戰。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阿納達的內心變得愈來愈不安寧。他開始比較自己和迦那的修行成就,嫉妒之情愈來愈重。他的同修圓通試圖勸說他,提醒他佛陀的教導,但阿納達的心已經陷入了黑暗。
圓通:「阿納達,你為什麼讓嫉妒之心佔據你的心靈?佛陀教導我們要超越這種負面情感。」
阿納達:「我知道,但我無法忍受這種感覺。為什麼我一直在修行,卻不如迦那呢?」
圓通:「每個人的修行之路都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比較來衡量。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人的成就。」
阿納達的嫉妒之心不斷加劇,最終,嫉妒之毒深深地侵蝕了他的內心。他開始怨恨迦那,甚至想傷害他。這種負面情感影響了他的修行,使他愈來愈遠離解脫的道路。
直到有一天,因緣成熟之際,佛陀來到阿納達的面前。
佛陀問道:「阿納達,你現在快樂嗎?」
阿納達回答道:「尊敬的佛陀,我現在非常生氣,真理如此不公,為什麼我會不如迦那?我明明處處比他優秀!」
佛陀微微一笑,說道:「阿納達,你確實比迦那還要優秀!因為你能清楚看見自己與迦那之間的差異,而迦那不能。孩子,這是你的優勢,但這也會成為你的劣勢。」
佛陀繼續說道:「阿納達,你是個天資聰穎的好孩子,要記得包容更多人,幫忙更多人,迦那也會需要你的幫忙,所以你更應該戰勝自己心中的黑暗,綻放內性中的光明,好好展現你的能力,大發揮於服務眾生。」
阿納達聽完佛陀的開示,心裡充滿感動,佛陀的慈悲照亮了他的心,另一方面又心中暗自感到慚愧,他明白是自己的嫉妒心在作祟,但佛陀不但沒有斥責他的過失,反而稱讚他的長能。阿納達叩謝佛陀的慈悲教誨,決心要回去改變自己。
從那天過後,阿納達心中充滿感恩,與正面能量,他決定要完全地向佛陀學習佛心,學習慈悲、心量、包容,修行想好、看好,隨喜讚嘆他人的成就,並對於他人的成功能真心為之歡喜。
多年以後,阿納達成為慈悲又充滿智慧的長者,他告訴座下弟子們:「修行之路,各有所長,唯有放下自我身之感受,真正心為眾生服務行,才能找回自己的無限光亮,而非自障於陰暗處。」
阿納達的內心變得非常歡喜,他也和大眾分享:「唯有能看見這個世界好,看見他人一切好,看見一切事一切好,如此便能得大歡喜心。」
在修行的道路上,內心的清淨和平靜至關重要。只有當孩子擺脫了負面情感,如嫉妒,才能真正實現解脫。
不要讓嫉妒之心阻礙自己的修行,而是專注於內心的轉化,發揮長能,幫助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