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阿彌陀佛開示:
慈悲是一道光明之路,引導修行者走向智慧與自由。
視眾生如母,視自己如眾生之子。
「如同母愛」
有一位修行者問佛陀,為什麼要把眾生比作母親?佛陀以一個例子回答他:「想像一位母親,她有多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生病了,她會照顧他,甚至捨身犧牲,只為了讓孩子康復。她的愛是無條件的,無為自己的。就像這樣,我們應該將所有的眾生都視為母親,以同樣無私的慈悲心對待他們。」
「大愛包容一切」
在一次法會上,一位修行者問佛陀:「如何能夠達到視眾生如母,視自己如眾生之子的境界?」
佛陀回答說:「想像有一位母親,她的兒子成了犯人,被判處死刑。母親深知是自己教養上的過錯,大義滅親,親自將孩子關進了牢中,並看著自己的孩子服刑,為自己的孩子處理後事。母親對他的愛依然無減,但她將自己同樣也關進了牢中,他想用自己所有的愛,去服務與陪伴牢中所有的青年,想像他們就像是自己已經服刑死去的孩子,他希望牢裡的這些孩子都能有機會改過自新。」
「親情的延伸」
有一日,一名修行者前來向佛陀請教,如何能夠在修行中培養「視眾生如母,視自己如眾生之子」的心態。
佛陀微笑著說:「想像你的母親在某次旅行中走失,她感到孤獨、無助,需要你的幫助。你會怎麼做?」
修行者答道:「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尋找她,確保她的安全,讓她感受到我的關愛和支持。」
佛陀接著問:「那麼,如果你在旅途中遭遇困難,需要幫助,你會怎麼期待你的母親回應?」
修行者思考片刻,說:「我相信母親會全心全意地幫助我,不計較任何困難。」
佛陀溫和地說:「正是如此。當你學會將慈悲心理解為視眾生如母,視自己如眾生之子時,你會延伸親情的感受至所有眾生。你會願意無條件地幫助他們,而同時也會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和教導。這種心態將使你走上一條充滿智慧和慈悲的修行之路,成就真正的菩提心。」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