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 主筆:釋海願
二O二三年八月廿七日
阿彌陀佛開示:
孩子們,
香光大佛寺既然是彌陀正住之佛地,
是佛魔分明,亦是眾我一如。
於一體中,如何能尊重眾生之佛性,
卻又不被眾生無明及討債報怨之心牽引使魂魄出體,
而昏沉進入空間?
須要慈悲及智慧雙運,互相運用,
以堅定的毅力及對自己與眾生慈悲之心,
面對昏沉及進入空間的問題,
心是懺悔卻莫受眾生牽引,
且能轉眾生之心,與眾生化解超度是為智。
孩子們,可以問問自己,
- 是否心中有不願意面對、不想面對,
或不想承擔甚至是不敢承擔香光大佛寺
度法界眾生、度苦難眾生、魔界眾生,
及代眾生苦之責任?
孩子們,
當知自己也是法界眾生、苦難眾生之一,
救眾生即是救自己。
- 是否對自己信心不足,
認為難以勝任超度及見性,
於是逃避而未能精進成長,
或轉移注意力至其他事物上,
使得道業難以進步,而原地踏步或退步?
孩子們,
當知信心乃建立於行及證。
未能實際而行,證得自力可勝任,
則信心不足之狀況難以突破。
莫想太多,莫有感觸,直直做去便去。
蘇佛所為非一人二人之事,
而是救世度眾離苦生西之大事。
香光諸子當共同承擔及面對。
大眾當要同心同願,
為眾生解苦離苦而盡一己之力。
此心重要!
是否能盡全力,能突破?
是否願意承擔而不逃避,不轉移?
全於此心。
當直心面對,直下承擔。
若能全力衝刺,全力付出,將有不可思議之果報現。
乃因香光大佛寺有彌陀、夏蓮居老居士及蘇佛
與四眾弟子共同面對,
共同度過每一時,每一刻,每件事!
生死大事,亦在其中。
孩子們,
直直而去,
心中莫有任何顧慮,
莫因為擔憂自己無法承受或無法勝任,
而自我止住、捆住,無法施展全力。
只要是佛寺所須及蘇佛所行而跟隨,
所交待之事配合勤辦,
皆是為眾而行,當盡全力行之,
莫疑、莫憂,
珍惜此積功累德,福慧雙修及見性之機會,
為度己度眾之重要資糧。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