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示 主筆:釋海願
二O二三年八月廿五日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
修行欲有成就,乃至見性成就佛道者,
須經歷關關過的考驗,
而此關是否能過關,難過關或易過關,
則看是否有我,是否會受我身、我感、我受所牽絆。
若是有我,受我身、我感、我受所牽絆,
則關關難過,考不過再考,
才能再往前進,直至見性。
只是還有多少時間,剩多少生命能夠關關過,而至見性?
生命實在短暫,或許尚未過關便已命終,
之後再來一世,再修淨土,
當世能有見性之機會是於何時?
若是無我,不受我身、我感、我受所牽絆,
則不會有過關或不過關之分別,
因為無關卡亦無考,
自然如此而至見性。
若每一次都能用正面的態度面對問題及關卡,
精進用功,無僥角倖之心,
使得每一個問題及每一次的關卡,
都能看見自己有過失仍須加強的地方,
而立即誠心改過,警惕自己下不再犯。
每一個問題及每一次的關卡,
都是在幫助自己,以謙虛謙卑之心學習補足不足之處,
並且能以恭敬、感恩之心面對問題及善知識的指導。
如此的態度及行為,
將使修行突破有進步,
使問題得以解決或改善,
使病痛得有緩解療治時。
修行首當將過往所帶的個性淡化,
進而無個性的存在,看不見也摸不著。
果能如此,許多問題則不成問題,
許多關卡則不成關卡,
或者能平順地關關過。
此是淨化提升靈性品質及見性之過程。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