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阿彌陀佛開示:
盡諸有情皆應如是修行,不可有二。
在古時候的一個偏遠山村,有一位名叫阿寂的年輕人。他一直在尋求心靈的寧靜,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法來解脫人生的種種困惑和不安。他曾經聽聞過佛陀的教誨,但卻不知如何付諸實踐。
有一天,阿寂遇到了一位智慧老師,名叫多聞。多聞以慈悲的目光看著阿寂,說道:「年輕人,修行的關鍵之一在於自律。要培養克制自己的能力,讓你的心境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阿寂有些疑惑地問道:「師父,什麼是自律?我應該怎麼去做呢?」
多聞微笑著回答:「自律就是戰勝自己內心的貪瞋癡。舉個例子來說,想像你每天都被一片美味的巧克力誘惑,但你知道過量的食用對健康有害。自律就是要學會拒絕誘惑,保持節制。」
阿寂點了點頭,他決定開始實踐自律。起初,他感到非常困難,每當巧克力的香氣飄來,他都忍不住想品味一下。然而,他努力回想起師父的教導,告訴自己這是一個機會去培養克制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阿寂逐漸掌握了克制自己內心慾望的方法,不再被外在誘惑左右。
有一天,阿寂遇到了村中的一位老人,老人問道:「阿寂,我聽說你在修行中做得很好,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經驗?」
阿寂謙虛地笑了笑,說:「尊者,我曾經迷失在渴望中,但透過自律,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慾望。當我能夠抵制誘惑時,我感受到了內在的力量,我不再被外在的事物左右,而是擁有更大的自定心和真自在。」
老人感慨地點點頭,說:「阿寂,你的修行經驗提醒了我們,人生中的許多煩惱和困擾來自內心的無節制。只有通過自律,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心靈的寧靜。」
孩子們,修行的過程中,自律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孩子常被外界的誘惑和慾望所困擾,容易迷失自己。唯有學會克制自己的慾望,控制自己的反應,才能真正找回自主的力量。
在修行之路上不偏不倚,不分門派地學習,不受外界干擾,努力達到內外一致。唯有透過自律,才能真正化解無明的束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