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長高法師
有無出離心的不同
訪問主筆:釋法菁
二O二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擁有出離心」和「沒有出離心」的兩個學佛人,究竟有什麼不同?
出離心是一種深切的想要從輪迴中出離的心境,他懂得要放下世間的一切,深知這些都是虛假而不能沾染,一心只想要求得解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再受輪迴的束縛。
一個擁有出離心的人,他懂得精進自己,不是讓自己變得什麼都懂,什麼都厲害,而是懂得把握有限的時間,讓自己的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用,幫助眾生也幫助自己。他不貪求世間所擁有的一切,清楚知道這些都即將在失去生命時消失在眼前,所以他有智慧不去沾染與佔有。
當學佛人擁有出離心時,他可以在佛道上有所成就,因為他不會輕易地受到外境的影響。能夠看見的是,他的心是定的,不被輕易地動搖。即使外境如何地干擾他,他都有辦法讓自己的心不動,因為他知道究竟之處是在西方,在達到往生西方之前,絕對不會輕易地上當。
相對的,一個還缺乏出離心的學佛人,他的心還沉溺在世間的五欲六塵中,不懂得要從苦海中出離。他們在學佛的道路上,會呈現進進退退的模樣,因為他們的心總是起伏不定,一下子知道佛法的好,要將自己的心靜下來,但很快又受到外緣的影響,心又起了波動,而無法定心。如此波動起伏之下,修行難有成就。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在學佛的一開始,就有著深切的出離心。學佛的過程中,藉著聽經聞法明白道理,看破生死,從生活裡的一點一滴慢慢得到體悟,進而培養出一顆想求出離的心。
在這段過程中,或許會經過非常多的磨練,這些磨練都是好的,因為透過這些磨練,才能淨化自己,幫助自己看清楚世間的假像,才會懂得放下,尋求解脫與出離。
很多人在世俗生活中受盡了種種的苦,不論是家庭失和的苦,或失去健康身體的苦,或煩惱憂愁的苦等等,各種不同的苦,讓很多人活得就快喘不過氣,想要找個地方逃避,讓自己沉澱與休息。
剛剛說的這些人,他們雖然生活很苦,卻還不見得懂得求出離,因為這些苦還不見得讓他們想要放下,只是想要暫時逃避,最後還是想再回去。而他們選擇暫時逃避的方法,很多就是走上學佛這條路,只是心中還牽絆著家親,未能清淨學佛,或只是將學佛當作一種慰藉。
學佛的最終目標,就是出離六道,解脫輪迴。擁有出離心和沒有出離心的兩個學佛人,實是大不相同。藉由修行的過程中慢慢體悟,幫助自己找到出離之心,而後幫助眾生一同解脫離苦。
南無阿彌陀佛。
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