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三年八月二十日
阿彌陀佛開示:
萬法都是因緣生起,因緣滅盡。
凡夫之心,常被無明所纏,迷失於生死輪迴之中。
佛法乃是解脫之道,引導眾生超越苦難。
在修行的過程中,需要持續地反省自己,戒除煩惱,培養正念,以此積累功德,成就心靈的明亮與寧靜。
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悟本的年輕人,他生性善良,但卻常常陷入無止盡的渴望之中。他對金錢、名聲和享受深感執著,一心追求滿足感,卻總是無法得到充足的滿足。悟本的貪念漸漸地控制了他的心靈,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有一天,悟本聽說一位名叫妙音的高僧正在附近講經說法,他決定前去聆聽。妙音以溫和的語氣,講述著內心的寧靜與智慧是如何超越貪念的關鍵。他提到:「貪念是無盡的深淵,追求更多只會讓我們越陷越深。若能放下執著,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悟本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前往妙音長者的住處請教。他謙恭地問道:「師父,我深感自己陷入貪念之中,卻不知如何擺脫。」
妙音微笑著回應:「悟本,你已經邁出了解脫之路的第一步。貪念的根源在於我們對外在世界的執著,這使我們忽略了內在的寶藏。」
悟本疑惑地問道:「師父,那麼如何能放下這些執著呢?」
妙音靜靜地看著悟本說:「修行就像整理一個雜亂的房間,一件一件地處理。當你發現自己執著於某個事物時,停下來,問問自己:『這個執著是否真正帶來持久的滿足?或者它只是暫時的快感?』」
悟本點點頭,恍然大悟。
從此以後,悟本每次感受到貪念湧現,都會停下來反省。他漸漸學會觀察自己的內心,意識到執著只是短暫的過程,而真正的快樂源於內心的寧靜。他開始修持禪定,逐漸培養起一顆平靜的心。
隨著時間的經過,悟本的心境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不再為外在的物質所困擾,而是專注於內在的成長。他的善行舉止也感染了身邊的人,成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
孩子們,若不放下貪心,就無法得到真正的解脫。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