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

2023/8/5中峯三時繫念佛開示 午供《不有輕視的心》

佛開示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三年八月五日

阿彌陀佛開示:
善男子,見他人有過,不以小過故,懷大過心,即為小人;見他人有過,以小過故,懷小過心,即為中人;見他人有過,不以小過故,不以大過故,懷中道心,即為聖人。

孩子莫要輕視他人,也不要輕視自己,而是要心存中道,以平等的心態看待自己和他人。

在一個遠古寺廟中,有一位修行人,名叫常修,他修行多年,已經有一定的見識和境界。然而,隨著他修行日久,他漸漸對他人產生了看高看低的心態。他只願意聽那些他認為修行更高明的長者,而對於那些修行水平不如他的人,他輕視之。他自認為是勝過他人的,對自己的修行成就過度自信,傲慢自大。

有一天,一位來自遠方的長者前來寺廟,他是一位在修行路上已經成就非凡的高僧。但常修卻因為這位長者的出身卑微,甚至衣著簡樸,而對他不屑一顧。常修自信地認為自己比這位長者更加卓越。

這位長者看穿了常修的心態,他走到常修面前,謙和地問道:「常修,你修行多年,境界已有成就,這是值得稱讚的。但我想問你,你是否對他人產生了輕視的心?你是否只願意聽取你所認為高明的人的建議?」

常修聽到這番話,有些難堪,但他仍然堅持說:「我只相信自己的修行成就,不需要他人的建議。」

長者微笑著說:「你的修行中出現了問題。心中充滿輕視他人的心態,將會阻礙你修行的進步。修行是一個謙卑的過程,我們應該尊重他人,也要虛心學習。」

常修聽著長者的話,心中漸漸有些動搖,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他意識到,自己因為傲慢自大,而錯過了很多可能帶給他啟發的機會。於是,他開始尋求與不同修行者交流,虛心向他們學習。

常修與眾多修行者交流後,逐漸擺脫了對他人的輕視心態。他發現每一位修行者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是修行境界高或低。他學會了以平等的心態看待他人,並且明白修行不僅是追求個人的成就,而是要以修行來利益眾生。

在與長者的交流中,常修受益匪淺。長者謙和虛心的態度讓他深刻體悟到,真正的修行應該具備謙卑的心態,不斷學習進步,不被自己的成就所蒙蔽。

孩子們,真正的修行是要學會尊重他人,虛心向他人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成長。當孩子能夠放下傲慢和自大的心態,願意接納各種不同的意見,才能真正修行自內心,突破與成就自己。

在修行的路上,孩子要記住謙卑與尊重的重要性。不論自己的修行成就如何,都應該心存感恩,虛心學習,尊重他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問題,獲得真正的修行效果與益處,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內心的平靜與開悟。

願孩子們都能夠在修行的路上共同成長,成就智慧與慈悲,造福自己與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