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 主筆:釋海澤
二O二三年六月三日
阿彌陀佛開示:
諸佛菩薩及祖師大德們之所以法相莊嚴,
乃因見性,無量智慧、德能、相好,
清淨無染,心平、心定,
於心中自然生起感恩及悲憫眾生苦之心。
無私,一切為眾,
臉上常掛慈悲之笑容,閉唇垂眼微笑,
亦含有佛之攝受力及功德力,
眾生無依,見佛菩薩慈顏心生安寧,
心也得到安定,起伏波動得以緩解。
不須點香,心香一束,願意合掌傾訴心中之苦,
於是禮佛拜佛之後,心中自然平靜許多,
這也是許多眾生不辭老遠而入佛寺供果、點香,
及禮拜佛菩薩之原因,為自然療法。
而寺中清淨的環境及師父對信眾之恭敬、平等,
亦是人們歡喜親近佛寺之原因。
有時,前來禮佛之人們跪於佛前,吐露心聲,
說著說著放聲大哭,
哭出心中的委屈、不滿、受辱、不平,
於當下,又何嘗不是人們身中眾生之苦,經由人們
向佛菩薩傾吐?
此情形,佛看得清楚明白,
於是將包容、了解,於垂眼微笑中傳遞給人們,
此時人們的心靈得到撫平及安慰。
那是寂定的力量,
不用說任何的話語,
不用做任何的動作,
即可讓人們感受到被接納,被了解。
彌陀亦將此寂定的力量,放入彌陀六字洪名中,
希望人們及身中冤親、附體,甚至魔眾能收到。
其實眾生都有自性,
若能尋回自性,各個都是一尊佛,
都能帶給眾生安寧、寂定的力量。
這也是佛菩薩慈悲示現此相,
讓大家學習。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