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永寧法師,  法身超度

訪問永寧法師《個性使然》

訪問永寧法師

個性使然

訪問主筆:釋法菁

二O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蘇佛講經常提「個性使然」,但,有多少人清楚自己的個性,知道自己究竟造了何因,才得此時所受之種種果報。

每個人都有個性,而且不只一種個性,所有個性融合於一身,成為此時此刻的自己。生活於世間,可以有個性,也可以不需要有,但身體卻很容易受到個性的影響,而造下業因,明明不須受此果報,卻偏偏讓自己挨了這麼多苦,即是蘇佛常說「個性使然」。

個性有從過去生帶來的,也有從今生環境中學來的。不論是過去生或今生,一旦有了個性,身體就得受苦,那為何還要有個性?

有幾個問題,永寧提出讓大家做為省思。

第一個問題,當身體正在耍個性之時,是自己還不是自己?

第二個問題,使什麼原因讓個性老是起現前?

第三個問題,個性對身體的影響,是正向多,還是負向多

第四個問題,業力的根源,是否就是個性所引發?

上述的幾個問題,其實答案都很明顯,可以見得,個性對於身體的影響極大,絕非只是當下起了個性這樣而已,後面連帶的是一連串的後果,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便是疾病帶來的痛苦。

強烈的個性容易使身體被取代利用,也容易喚醒體內等待討報之冤親債主,更容易招來外在相應的眾靈附體,種種的負面效果,使得身體逐漸走下坡,難以堪受如此多眾靈的影響,最後得病受苦,苦不堪言。

其實身體可以不要有個性,但人類往往執著於此身,在乎此身的感受,個性便隨之而顯出,難有覺性止住或調改,將業力招感而至,使得人生隨命運而走,隨業力而行。

如何調改自己的個性?別無他法,便是放下自己。

但說「放下」,對人類而言似乎難以做到。境現於前,忘記了原本說好要改個性,依舊是本來模樣再度現前。此時需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一次又一次的看淡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拆解因果。此過程中,需要不斷檢視個性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尤其當身體已有明顯病痛出現時,更應有所覺悟,提醒自己應當看淡此身及此個性,莫使個性一再使然,摧殘自身,染濁自靈,所得為何?唯只一身病痛與業力,得不償失。

個性造下一切惡因,為果報之根源,當速速調改,方能淨此身心,化解冤仇。

南無阿彌陀佛。

永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