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於西方法性土的淨空老法師
我(二)
訪問主筆:釋海澤
二O二二年十月十七日
今日淨空就繼續之前阿彌陀佛給淨空的題目「我」。我,範圍非常廣大,佛法一直在教我們要找回自性,要無我,要有一體觀,確實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為什麼在這個地方要把「我」提出來呢?因為對一般人來說,我就是我,怎麼可能會沒有我呢?就是我,才能活在這個世上,我做了什麼事情都是為了要生存,為什麼要說「無我」?
「無我」這一塊是佛法的大根大本,能夠了解攝受「無我」這兩個字的真實含義者,對於佛法的浩瀚無垠,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若能依此實證實修,見性了,而不會只局限於我的身體、我的感受。在佛法的學習上,如果能夠漸進式地從世間法帶到出世間法,從粗淺的出世間法進入到深廣無邊的真實相,這樣子比較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否則會覺得太高調了,「這不是我做得來的」,會對佛法敬而遠之。如果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含義的話,讓人們有所悟處,「喔!原來平常在這個地方我做得有失當,失妥了,做錯了,所以才會受苦」,之後知道改進,那麼對這一部分的業力就能夠有機會化解。如果知道過錯,改不過來,那也是自己吃虧,人家是不知,所以做錯,但是對你來講是知道了,卻做不到,吃虧可大了。如果是小過,少受一點苦;如果是大過,那可就苦不堪言。所以佛法的教育非常的重要,要把原本的我漸漸地捨去到無我。
這個我指的是身體的我,幾乎都是因為有這個身體,由身體來產生種種的需求。不論是食衣住行,或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不論是貪瞋痴慢疑,或財色名食睡,這些種種都是因為要滿足我的需求,那麼有這個我,就造了很多的罪業。但是人們就是這樣生存的,或許有學習一點佛法,也不是這麼了解,或者無緣者,也沒有機會聽法,因此就按照我的認知去過日子了。當然這個身體是由業力組合成的,四大——地水火風都是業啊!每個人長相不同,個性不同,想法不同,各方面種種不同的我,各種各樣的我都有,所謂一樣米養百種人 。
佛法說淨化,淨化之後還要努力精進,才能找回自性。這也是許多修行人修行的目標,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找回自性,必須要下許多功夫。守戒、修定之後才能開智慧,這是戒定慧三學,是學佛的基本功,每一位學佛者所要遵循的方法,更何況是修行人更是須要遵守。那學佛修行所做的這些種種的努力,精進尚且不足,還要有勇猛精進。為什麼要這麼辛苦過著嚴謹的日子,守這麼多戒?還是怕修行造了惡因,犯了過錯?還要知道懂得懺悔?「在世間的時候又不須要如此,學佛了,還這麼多規矩啊?」有的人是這麼認為,那也是一種我。之所以修行要這麼辛苦,就是要把在世間所學習到的過去累劫累世所帶來的業力、個性習氣的那個我給捨掉,因為那就是業力的顯現。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為了要捨我,捨掉過去的我,那就必須要下功夫。下的功夫不足,沒有辦法把那個我,業力的我,有身體的我,個性脾氣的我,還有一些你自己都不認識的我給捨掉。不只捨一種,要把那些我都捨得乾乾淨淨的,一點痕跡都不能留,才能夠見性,只要還有任何一絲一毫的我還在,就見不了性,因為在自性裡面沒有那些我。那些我太複雜了,太汙染了,重重疊疊的,都是過去生過去世所帶來的業力,隨時這個時候個性起來都有可能去碰觸到某一個我,那個我一現前,又造業了。
當然,如果是善良、慈悲、有智慧、歡喜,樂於幫助人,常常帶著笑容,這樣的人們,這樣的我到哪裡,都受到大家的歡迎。相反的,如果常常板著一副臉孔,跟你講話沒講幾句就動怒,不合意的時候就變聲,臉色一變,搖頭就走,隨時都想到自己的好處跟利益,這樣的人的個性,這樣的我,當然大家就會遠離,免得給自己帶來煩惱。這一些我都是修行要盡力去排除的,身體的我是最麻煩的了,生老病死都是這個身體在搞的。
生,有了這個身體,這個老,也是身體的老化,病呢,也是身體生病了,這個死,身體四大分離,都是這個身體的我造成的。所以人的一輩子就在身體這個我之中過日子,但是這個我又這麼重要,要有這個假我身體的存在,修行才能夠找回原本的自己,找回自性,找回真如本性。這一些其實意思都相同,只是在不同的機緣下或者是佛法不同的宗派所講的詞不同,但是意思是相同的。這也是人們的分別,但是要學佛也是要用這個方法,來接引大家進入佛門,不能沒有,但是等到進來之後就必須知道要捨掉名相,對這個我所帶來的局限要捨,才能夠再更進一步去認知、認清一些更深層的事實真相。如果你執著了,抓得緊緊的,不管是身體也好,感覺也好,這個學佛名相、佛學常識,你執著抓緊了,可以侃侃而談,但是你所能學能知的,就只是文字上的意思,文字以外的意思你就學不到了。
淨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講經六十年的時間內,為了接引眾生學淨土,一定要常常把淨土裡大家常掛在口中的字與詞,隨時講出來讓大家聽。聽一次不記得了,聽兩次有點印象,聽了三次再加深一點印象,到了第四次你就記得了,第五次成為自己懂的、認知的一部分。從這個認知為根底,為基礎,之後就自然地能再更進一步地去了解更深的道理。淨空能教的就是這樣,其餘就靠大家自己去體會,提出問題,知道自己在哪裡要改進,這就是「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
剛剛提到修行的目地就是要捨我,「那把我捨掉,我什麼都沒有了,我還剩下什麼啦」?對啦,把我捨掉的那一個,什麼都沒有,那個才是我們本來的面貌,那就是自性、真如,每一位眾生都有的佛性啊!到時候你會知道真相,就是我什麼都沒了,卻是我什麼都有啊,你想知道什麼就知道什麼,不想知道什麼就可以不用知道。所以什麼都不知道,也什麼都知道,這是一種多麽清淨自在的境界。這不像世間你想要知道什麼,「唉,那麼我去查一查資料好了,再來告訴你」,可以,這也是一種求學問的方法。總是有問題要有個解答嘛,只是你的這個解答是從資料文獻上所得到的。或許有不同的解答,那範圍更寬廣,資料文獻上並沒有記載,但是確實存在。這可能是你個人的經驗,或者最可貴的就是見性者他們來開導你的,給你做的回覆。那樣的答案是真正的靈活,真正地從自性中流露出來,沒有任何一點汙染,非常可貴。這麼做了之後,或者你聽進去了,吸收進去了,你所得到的利益絕對勝過於資料文獻上告訴你的。這些利益不是他們可以研究出來的,因為如果沒有親歷實證者,他說不出來,也做不到。你說,在這兩者之下,當然你被開發出來的寬廣度就不同了。
但是許多人的心總是不安的,他們相信科學,相信研究,不相信見性者或佛菩薩的自性開示。他們覺得捨掉我,什麼都沒有了,這個太可怕了!捨財,沒有錢怎麼過日子啊?捨身,捨物質,那更不得了,我這個身體,我可要把它顧好,沒有這個身體,怎麼活在人間呢?物質的需求,每個人都有需要,已經習慣這麼過日子,要叫我清心寡欲,減少欲望,我也不知道我做得到做不到。好像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好苦啊!
至於捨掉名聲、名分、地位這些雖然是身外之物,但是有了也不錯啊,可以給自己帶來多一點人脈,多一點聲望,多一點財富,多一點方便,這些在世間是必需的,要我把這些捨掉?如果沒有名,也可以過日子,只是過得比較辛苦一點。
那這個食,總是要吃,才能夠滋養這個色身生存下去,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過多了,浪費了,那就消了福報。「唉!但是我就是有這麼多錢,我多花一點在這上面享受美食,這我也沒有犯錯,沒有造業。」怎麼會沒造業?如果你吃葷食,你不就跟這些肉類眾生結上冤仇了嗎?至於那些花費,要是你所賺的確實是正當來源,那是你的福報,你確實可以享用;但是容易產生貪欲,滿足自己的身體需求,欲望容易把你的貪欲養得肥大,這也是苦喔!這時候如果要消除貪欲,很難呀,所以剛開始的那個起始點非常重要,就要把它給止住。如果你所得到的財富是不義之財,用非法的或者是偷工減料所賺取的財富,那你可是業上加業,用非法的手段得到的財富,本來就不應該再把這些財富用來滿足自己身體的需要,那不是雪上加霜嗎?
再來睡呢,這是身體需要的,讓五臟六腑休息一下,不要那麼辛苦,再來一天的開始,要適量,不要貪睡,多睡的那些部分都會帶給自己煩惱跟困境。
在這方面,淨空自己非常謹慎。為什麼要這麼謹慎呢?怕造業,「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不要造了惡因,沒有開始是最好的,否則之後要來止住,那要下很大的功夫啊!這財色名食睡剛剛淨空大略敘述一下,其實這一部分很多人都知道,聽經聽久了也都了解,只是做得到做不到,做到了多少。在修行來說,必須要完全地做到,絕對地做到,否則就是汙染,一旦汙染,還必須要把它淨化。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這方面的問題現前,一而再地觸犯,那離淨化就愈來愈遠,離見性也愈來愈遠。所以淨空非常謹慎小心,看到了,就在課堂講經的時候提出來,讓大家做個警惕,但說了之後是不是聽者能夠有所悟,有覺性去悟到這是自己的問題,去改進,那就要看各人了。如果在我身邊,我看到偶爾也會提一提,還不一定對方會歡喜的,有的心裡還犯嘀咕,那我就不提了。
當然淨空的認知也不一定是正確的,確實不一定是正確。雖然我這麼小心謹慎,一旦犯過錯,還是要受報。如果真的徹徹底底把這個世間的我、身體的我、各種欲望的我、感官感受的我給去除了,明心見性了,那個自性的我才是真正的我,那個就是修行所要找回來的自己。古代許多修行人,千山萬水地跋涉,尋訪名師提點,都希望能夠把這個真我給找到,到命終的時候還不一定找得到。用了一輩子找還找不到,幸運的,或者是再來人示現,就有可能示現出真我的風貌,那就是大家的福報,所要學習的,也就有機會找到自性的我。
淨空六十年講經,同時也在學習,也是希望把這個自性的我給找回來嘛,但是非常慚愧,直到我臨終前,我也自己不得不承認我還沒有找到自性。也許淨化了,但要純淨純善達到百分之百的淨化,自性才能夠顯前,淨空也沒有到百分之百,多多少少有些淨化。淨化多少,你的本能顯現多少。這樣啊,這一點一滴都沒辦法掩蓋或是造假,自己心知肚明啊。要去面對真實的我,確實是需要勇氣,而且你也抓不到問題。就像真心,這顆心如果代表自己,真心才是自性的我。但是大家,不要說大家,說淨空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來對待任何周邊的人事物都要檢討檢討。有時候會有選擇性,對這件事情,對這個人我很真誠。一般來說,對自己的家庭裡面的父母、子女或者是夫妻等等,如果是善因緣來的,能夠真心相待,全然地付出,不求回饋,這個比較常見。但是對於其他的人,如工作夥伴等等,多少都會有幾分的防護、自我保護,有一點防範對方。只要有一點點的自我保護的心態,自己不能吃虧,吃了虧不划算,一點點吃虧都不能的情況下,這怎麼會是真心啊?這不是真心,是私心。
但是往往自己是這樣的人都還不了解,等到踩到了石頭,扭傷了腳,知道痛了,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石頭一直都在呀!有那麼一天,石頭明明就在眼前,眼睛卻沒看見,就把腳踩上去了。因為跌傷扭傷了,受到報應痛了才知道趕快把它移走,那還有救。但是不容易呀!因為這個石頭藏在非常非常深的心底角落,自己看不清楚,看不到自己虛偽的心,如果沒有機會,你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發現。這一部分也會障礙你,讓你找不到自性。自我保護對世間人而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是對修行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殺傷力。幸好於佛門,淨化後還有可能發現,否則不但無法得到見性的利益,而且在自私、虛偽的時候,在那當下已經受到汙染了,尤其在做抉擇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選擇不傷害到自己的那個方法。當然如果也不傷害到對方那是最好,如果對方有受傷,這個不叫真心的對待。如果他吃虧是他賺到了,你以為你賺到了,那可錯了!在因果上,他還了一筆債,而你有可能扯平。如果你多吃人家、多算人家幾斤幾兩,都在因果裡面記載得清清楚楚,你吃虧啦,你改天還是要還的,可不是這樣過了就沒事,不划算。所以學佛要學得徹底,整個明白了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如果是驕慢的人,就只能夠到某個階段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前進,淨空也一直在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其實淨空的心,有心就是有我,無心就是無我,無我之下的那個我,才是真我。在真我還沒有顯現之前,淨化很重要,愈淨化愈清明,愈能夠避免犯錯,愈看得清楚事實真相,你智慧打開了,能夠避免造業。如果自己障礙住自己,果報現前了,才知道苦,才知道改,那還有救。有時候是已經來不及了,傷害太大了,這時候你要不要負責任?要啊!不但要負責任,還要付出代價的,這樣的惡因已經造了,惡果,因緣成熟時,果報還自受。只要還有犯過錯的我,除非是示現佛菩薩在教導眾生,否則都不是自性的一部分。所以跟見性的人在一起,你會安心,就是不會去觸犯,不會去造業,能做就去做,不能做的也能明白,及時止住,當然不能做的事更不可能帶著你去做,這樣你就能夠安心。這樣的學佛者就成功了。如果連自己都還顧不好,而說要去教導別人,別人會相信幾分呢?或許表面聽一聽可以,但是真正地要依教奉行,那可就有距離了。
我已經多次地在訪問中提到,為什麼我說我還沒見性?從做出了錯誤的決策,把蘇居士蘇佛擋在淨宗體系之外這件事情就可以知道了。哎呀,如果是見性的人,我們求都來不及啦,怎麼可能拒之於門外呢!阿彌陀佛在人間,親近學習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敬而遠之,把他拒之於千里之外?這就是沒有見性,見性者怎麼可能如此?自己沒有看清楚事實真相,也沒有來做印證,就做了這樣的決定,確實「果報還自受」,命終的時候地獄業就現前了。
那可是會讓你措手不及,到那個時候才知道自己錯了,是不是太晚了?已經受了這麼多苦,幸好我被阿彌陀佛及蘇居士救起,把我的苦給止了。否則在世間看起來我似乎還有一點成就,但是在命終以後,卻是要真實地來面對靈性在世間時的所作所為,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過失。不過這個承認也是在這個時候訪問淨空,才有機會表白。在世的時候,那個我還在自我保護,保護自己,以為是保護學會跟學院,結果現在事後看起來是傷了自己,而且也害了大家。為什麼要說害呢?把大家接近阿彌陀佛,接近香光大佛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大好的機會,還有阿彌陀佛幫大家治病這個前所未聞的事,把這樣的機會給斷了,確實非常的嚴重。
不過這段日子以來,淨空一直呼籲能夠解除對蘇居士蘇佛之前的做法,但是大家好像都不動。聽,聽而未聽,或者是連聽都沒聽?這樣的話,淨空的這一筆業怎麼消啊?還是要還的。如果聽進去,能夠來找阿彌陀佛,淨空還消了一點業,還有幾個可以得救,救幾個就算幾個,總比都沒有救起來得好。所謂的救,就是能夠往生西方。這麼重要的事,阿彌陀佛在這裡,當然能夠幫你一把,而且對於想見性者,這裡也能幫你一把。在世的時候,這個心跟行都能夠得到淨化,往見性正道上走去,也能讓身體得到適當的保護,畢竟身體還是很重要的,沒有身體不能見性啊。如果老病苦現前,到香光大佛寺來,慈悲的阿彌陀佛可以幫你請眾、化解,把眾生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西方法性土上聽經聞法,會有那麼一天可以到得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説來説去,淨空還要感謝蘇居士蘇佛, 讓淨空有機會在阿彌陀佛給的題目之中,把自己的過失表露出來,希望這一切都還來得及。
蘇居士蘇佛曾經說過,過去牽往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現在這些靈都在西方,這是真實不虛的,而且可以訪問。淨空在世九十六年的時間中,六十年講經,還是沒有辦法把真我、自性給找到。當然以這麼多這麼多的聽淨空講經說法的信徒們來看,如果真的大家能夠相信現在淨空的這些話,早就付諸行動,就是因為心還有罣礙,還有自我保護,所以不願接受。再怎麼說,訪問再多次,如果學會、學院沒有把心中的那個結給打開,還是不相信的話,淨空說了這麼多也沒用,都是白說。這時候可得看開一點,不管他們信不信都好,淨空自己坦白流露。而且聽說這段日子所訪問的,還是有人在閲覽,在看,這些人裡面如果能夠有幾位相信淨空的話,到香光大佛寺來學習、求法,那也就值得了。救不了彼,總是可以救得了此,彼此之間各是受益多少,那就看各人的造化,淨空也盡力了。到今天一點消息都沒有,該講的我還是會講,該複述、複講的我還是會複講,講到哪一天如果你們忽然有人醒了,那就救起來了。如果沒有人來,我就不講,那淨空失職,救一個就一個,救兩個就算兩個。有些話也不能說得太重,好好地想一想,在這六十年跟著淨空,你們學了多少?學了許多佛學的淨土的名相,也做了不少,大家做很多的呀,法師以外,居士、義工很多都很勤地做呀。
法師對於護持淨空,大家都非常盡心盡力,所以淨空也盡其所能地去照顧大家。但是一旦談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事情,這才是大家修行,作居士、義工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不是嗎?這個目的是否能夠達成,淨空以現況來看,要怎麼說才好?如果我說,恐怕沒有幾位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還真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下不了台,因為大家不是跟著淨空學習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那個淨空也未免太自大了,往生得了、往生不了西方是自個兒的事。話也沒錯,但是淨空難逃其咎,現在正在做彌補,時不我與,已經不是像活著的時候有效了。
有的人會不服氣,我修得這麼好,修得這麼精進,怎麼老法師師父要說,還要問,「有幾個人能夠往生得了西方極樂世界?」總不能因為師父您自己沒有往生西方,就認為我們也往生不了吧?那也不見得喲,也許我覺得有機會啊!」可以往生得了,那好,淨空讚歎,淨空也希望你們都能夠往生。
但是這種事情有第二次的機會嗎?總不能說「我這一次沒有往生,我再重來一次,我剛剛犯了什麼錯,請佛再來帶我,我要去西方,我改過。」太晚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啦!就像淨空就那麼一念空白,沒有把佛號接起來就下地獄了,誰救你啊?可不是有這麼多像淨空這麼幸運,有阿彌陀佛跟蘇居士蘇佛可以救。現在你們連蘇居士蘇佛都不相信了,還怎麼讓人家來去救你啊?
總之,在生前幫自己多累積一些往生西方的資糧總沒有錯,多儲備一點嘛,也許其中哪一部分就讓你受用生西了。
好了,這個重話說在後頭,看得到、看不到就看個人了,淨空今天就把話說到這兒。南無阿彌陀佛。
釋淨空合十
於澳洲香光大佛寺西方法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