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心語》,  開示

2022/10/2《佛之心語》—願之行

佛開示 主筆:釋海澤

二O二二年十月二日

阿彌陀佛開示:
彌陀之所以被稱歎為大願王,
乃因四十八大願,願願成就,而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
接引十方法界無邊諸眾,往生西方。
因此,如今修學淨土者,
若能依四十八大願而行,
以人身幫助靈性的提升,
建立自心西方佛國土,而能見性成就佛道。
此為信願行生西三資糧中,願與行之重要。
有願才能讓行有方向,
有善知識指引,助願能行於正道而不偏,如願生西。

西方極樂世界不只是靈界眾生之歸處,
更是有人身之眾生,生之希望,
只要一口氣還在,積極依願而行,
若見性或如願生西,是為自救。
故諸子修學淨土,
首要自救,成就自己,而後度眾。

蘇佛之所以能夠見性成就佛道,
乃因具體力行,令願成就,自救而後積極救度眾生。

諸子可自我檢視願為何。
此願是否能幫助自己淨化,淨再淨,善再善?
此願是否能幫助自己找回自性?
自己是否依願具體而行?

於香光,
蘇佛非常了解每一位四眾弟子的根器及問題,
是為諸子之大善知識,
所以加上「大」,乃因蘇佛為見性成就佛道者。
於日常及講經說法時,
已幫諸子,以見性為目標,而指出改個性之大方向,
可為目前諸子之首願,
依願而行,修行方能進步。
此亦為彌陀所見諸子目前當改進之處。

改個性習氣
個性習氣乃過去世已存在,
此世若有環境及因緣,便自然而顯。
若已顯,且已成為人格之一部分,
則非一朝一夕能改,卻非不能改,
故個性一旦顯前,即須調正。
若從小即不令個性習氣現前,
養成慈悲,凡事隨順,
於師父或長輩帶領之下,令善淨之處能持續,
能避免犯過。
知過能改,莫再犯。
此為小沙彌容易見性成就之因。

將自己之個性及障礙修行之處列出,
檢討,改進,並列出具體改進之方法。
隨時檢討改過,
例如:
聽經聞法不中斷

請眾化解,超度冤親債主等眾

去貪
指貪財色名食睡,止欲。

不起瞋心
如何止瞋?
需有定,於修定下功夫,瞋心自然無從起。

去愚痴造業受苦之念頭及行為
接受善知識及同參道友之勸導,
與冤親債主化解、超度。

以上略舉願之行,以助願成。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