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開示 主筆:釋海澤
二O二二年十月一日
阿彌陀佛開示:
環境、因緣、人時地,皆是因緣果報中的緣。
過去所種下之因,
何時可顯果,與這些緣有關,
當緣具足,果將現。
以修行而言,此緣曰「法緣」。
佛法從剛開始聽經聞法,
或接觸某人或某件事,某個時機,或佛寺建築等外緣,
收攝後,而再進一步聞法學佛,
接受佛法教育,修行,而後得到改變。
這中間因為每一位與佛及佛法之法緣不同,
而在因果之中展開每一位的修行生活,
不論經歷了多少事,其結果及收穫各有不同。
但對大乘佛法、一乘佛法而言,
修行,為了淨化,尋回自性,見性成佛,
救度眾生離苦,弘揚佛法,
此為修行者之共同目標。
由小向大,由個人而入無我,
由以我為主而入無私,
由妄想、思惟而入隨順、無念,
此為淨化學習之過程,
需要有人時地的配合,方能得善果。
人,指善知識及本身之身心靈狀態;
時,指與時機有關;
地,指與環境有關。
正值此時,
彌陀、夏蓮居老居士與蘇佛於香光大佛寺,
共為淨土學子之修行,提供正確的方向、觀念。
於蘇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之下,
減少因個性強、瞋心重、見不得他人好、嫉妒等魔心,
及自私、傷人利己、破壞等魔行──對諸子修行之干擾,
幫助諸子於此末法時期得淨土見性之成就。
為救眾靈離輪迴業苦,
不老、不病、靈性不死,
得生西方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