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地獄獄卒,  下度地獄

訪問獄卒──萬尤春《回饋社會》

訪問主筆:釋法菁

二O二二年十月一日

我萬尤春帶著五十九位獄卒跪在佛前,集體向佛禮拜,感恩阿彌陀佛,感恩蘇佛,讓我們六十位獄卒能在今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大家等這一天等很久了,心中充滿著期待。一來到西方,大家全都看傻了眼,太美了,真的好美。我們已經習慣地獄裡的樣子,現在來到西方,真的就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一樣,難以形容心中的驚訝與讚歎。心中充滿著感恩,再一次感恩阿彌陀佛,感恩蘇佛。

其實作人很苦,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苦。知道苦的人,死後的靈魂也會比較知道求離苦;不知道苦的,有些死後還茫茫未醒,甚至有些還在他喜好的空間之中,還沒走出來。

我是萬尤春,這個名字是我阿母取的。原本應該是高興地替我取名字,但那天她很難過、很痛苦,因為我出生時,阿爸過世了。我們兩個一個來到陽間,一個去了陰間,但我們彼此互不相識,因為我還沒跟阿爸見過面,阿爸也還不認識我是他的兒子。

我是阿母的第一個孩子,原本高興地迎接我出生,結果卻必須用背巾背著我,替阿爸辦喪禮。

阿爸怎麼死的,村子裡的人議論紛紛,因為村民發現阿爸時,阿爸就是一個人躺在路邊的草地上。他們要將他扶起來時,發現他已經全身僵硬,沒命了。

阿母難過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親戚好友趕快來幫忙阿母處理阿爸的後事,大家也都好心地安慰阿母,要阿母不要太難過。那時候的阿母才十八歲。

阿爸的喪事辦完後,過了一陣子,外公和外婆不知道來跟阿母講了些什麼,讓阿母有些心動。大概一年後,阿母又嫁了,嫁給隔壁村的一個男人。

阿母結婚那天,我也跟著坐在新娘桌,但阿母沒時間照顧我,由阿母的妹妹,也就是我的阿姨在餵我吃。我一直看著阿母,看她穿得一身紅的樣子很不一樣,但我還不太會說話,就只會用手一直比著阿母。

婚禮結束後,我也跟著被阿母帶過去,那位娶阿母的叔叔願意照顧我。原本那位叔叔對阿母非常溫柔、體貼,什麼都捨不得阿母做。可是才過不到半年,他的樣子開始變得愈來愈不一樣,也會對我吼叫,對我兇,尤其在他喝完酒後,樣子更可怕。我常常躲在角落發抖,看著阿母被他打。

大概又過了半年,也就是阿母改嫁的一年後,阿母又帶著我在辦喪禮了。這次阿母不用再辛苦地用背巾背著我,我已經能走路了。躺在棺材裡的人,就是那個會打人的叔叔,阿母新嫁的丈夫。我沒有太難過,因為我跟這個叔叔沒有感情,每天看到他打阿母,我很害怕,也想要保護阿母。所以當旁邊的親戚跟我說這位叔叔死了,我不但沒有難過,還有些高興,阿母終於不用再被打了。

喪禮結束後,阿母搬回娘家住,但住沒多久,大概過了半年,又有男人想要娶阿母。大概是阿母長得好看,又有男人緣,所以很多男人都想娶阿母回家當妻子。

我總共陪著阿母嫁了五次,這五次的結局都是一樣的,每個娶阿母的男人到最後都沒命走了。當阿母嫁到第五次時,我已經十一歲。

這五次阿母的婚姻都沒有結果,還生了一個兒子、四個女兒,是和我同母異父的弟妹。只是唯一的弟弟被男方搶去養,只剩四個妹妹沒人要,所以阿母陸陸續續將她們都帶回外婆家。之後,沒有人敢再娶阿母,因為大家都說阿母會剋夫。

雖然阿母沒有跟我說她的心裡話,但是我感覺得出來,阿母很難過,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在阿母的觀念裡,女人一定要出嫁,不能住在娘家,所以阿母才會一次又一次地改嫁。只是她的命可能真的不適合嫁人。

從小看著阿母嫁了又嫁,覺得作人真的很苦。這四個妹妹被帶回家中,其實並沒有被好好地照顧,因為在這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裡,女孩都是被隨便養的,只要能長大,將來找個男人嫁就好。看到阿母這麼辛苦,我一點都不想要這四個妹妹走同樣的路,所以我想要救她們。

大人不照顧,就由我這個哥哥來照顧。家裡有一餐、沒一餐地過生活,妹妹們也跟著一起挨餓。為了幫忙家裡分擔家計,我從十二歲開始工作,跟一位老師傅學修理器具。不論什麼東西壞掉,這位老師傅都有辦法將它修好,他說他憑的就是一種感覺和經驗,很自然就可以把東西修好。我跟著老師傅學,學得很好,大家有東西壞了也會叫我修,然後收他們修理費,賺一點微薄的錢來貼補家用。

工作之餘,我會帶著妹妹上街頭,讓他們看見家家戶戶裡面那些辛苦的女主人,全都為了家庭辛苦地付出,很多還得受丈夫的欺凌,沒有好日子過。

我帶著妹妹們到處看,要讓她們看見嫁人之後的真實面貌,就是如此的真實和無情。大妹問我:「如果我不嫁人,那我能做什麼?」我告訴大妹:「你能靠著自己的雙手去工作,沒必要一定要靠著男人。」大妹聽了我的話,跟著隔壁的林阿姨學刺繡,還學一些裁縫的技術,將來她想找這方面的工作做,能替別人做衣服,也能到工廠裡面工作,賺一點錢給自己和家裡用。

這四個妹妹長得好看,年紀愈大後,當然也會有男人看上她們。幸好我從小和她們感情好,所以她們有事情都會跟我說,包括有男人要追她們,她們也會回來向我報告,然後我就會教她們一些拒絕的方法,不讓她們輕易地被追走。

我不只將這些觀念教導四個妹妹而已,包括村子裡只要有女孩,我都會告訴她們。只是她們願不願意聽,就不是我能決定了。

當阿母知道我做了這些事之後非常氣憤。她覺得我是在害這四個妹妹和那些女孩,害她們將來當老姑婆沒人要,一輩子孤單過日子。我能明白阿母會有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因為這個環境就是這樣教育著阿母,但我在阿母身上看見的就是「苦」,嫁了人更苦,那何苦呢?

有一次,我又帶著四個妹妹出門看世間百態。那天我身上有一點錢,我們在路上遇到一些已經挨餓很久的孩子,他們看起來比我們還要窮,連東西都沒得吃。我立刻拿出身上自己賺的錢,買包子給這些孩子吃。我所做的這些,四個妹妹全都看在眼裡,二妹問我:「我們沒錢也要這樣幫助別人嗎?」我回答:「我們有多少,幫助多少。作人很苦,大家應該要互相幫忙彼此。」

這時,一位商人走過來問我們:「你們是一家人嗎?」我點點頭,回答他:「是。」這位商人將他剛剛看到我買包子給孤兒的畫面描述一次,說他看了很感動。商人和我們聊了好一陣子,最後他說想要栽培我們,希望能和阿母見面談談。

我們帶著商人回到家中,家裡窮得只能給他一點水喝。阿母聽了商人的話,一開始反對,但後來又想了想,她沒有能力照顧我們這五個孩子,不如就讓這位好心人來栽培我們。

在商人的幫助下,我們開始能讀書。在這過程中,我不斷地提醒妹妹們:「要認真,要感恩。」妹妹們很聽我的話,她們都很珍惜這個能讀書的機會,非常認真地學習。

長大後,我跟著商人一同經商,賺了不少錢。四個妹妹都當了老師,在學校教書。我們全都不忘感恩,所以不論我賺多少錢,每個月都一定會拿錢出來布施,回饋給社會。而四個妹妹在學校教書,她們也都會用自己下班的時間,免費替沒錢讀書的孩子教課,讓他們也都有機會可以認識字。

我們五個孩子一直都住在一起,沒有結婚,也將阿母帶在身邊照顧。原本想讓阿母過好一點的生活,將房子全都翻新,但阿母告訴我們:「這種錢不需要花,這個身體有地方睡就可以,不用要求太好,不如把這些錢拿來幫助更多人,不是更好嗎?」我們很驚訝阿母也和我們有一樣的觀念。一路辛苦地走過來,我們更知道人們生活的苦,所以只要有能力,我們一定會幫助別人。

這四個妹妹後來都說很謝謝我,是我將她們保護住,並且不斷地教育她們,她們才沒走上婚姻這條路,還能用自己業餘的時間來做一些有意義的助人工作,她們很滿意自己的人生。

至於我,看到四個妹妹能脫離女人的命運,我也很替她們高興。我希望能有更多苦命的女人勇敢地走出來,所以我積極地布施,希望能讓所有的女孩也都有機會上學讀書,不要只是在家裡做家事,將來還得依靠丈夫。

這一生,我都將生命的重心放在別人身上,我不在乎自己這個身體,因為我發現,只有不在乎自己的時候,才不會受苦。若是看著自己身體需要什麼、缺乏什麼,永遠在滿足它、寵愛它,那永遠都有吃不完的苦。因為這個身體非常貪婪,所以我不理會它,只要它聽我的話做事就好,我會給它三餐溫飽,讓它可以正常運作。

或許真的愈不去理會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沒有把戲唱,每天乖乖的,也不會生病。從我年輕到老,幾乎沒有生過什麼病,就連感冒也都很少,一直以來都相當健朗。

這一生,我活到八十多歲,健健康康地走完這段人生,並早在七十多歲時,就已將我的財產全都布施出去,只留一點吃飯錢在身上而已。

四個妹妹送我最後一程,他們感念我這個哥哥,陪伴她們一生。

我的靈來到地獄裡擔任獄卒,每一天我不是只是帶著罪犯去受刑,而是教導他們要多做善事,不要作惡。當我大約六七年前聽了蘇佛講經之後,我好高興,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佛法。這是我第一次聽,覺得可惜沒有早一點聽聞,如果能讓我早一點聽到,我能用佛法來幫助更多人。

我將蘇佛所講的經,每天講給這些罪犯聽,希望他們都能生起最深層的懺悔之心,早日離苦。

當我被排上蘇佛牽往西方的名單時,我好驚喜,心中充滿著期待。很感恩蘇佛慈悲牽我們這些獄卒往生西方,我們會努力地修行,發願再幫助眾生。

萬尤春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