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心語》,  開示

2022/9/18《佛之心語》—知識與智慧

佛開示 主筆:釋海澤

二O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阿彌陀佛開示:
世間人因為不明,想要能明,
而落入探討、思考、搜尋、
收集、比較、選擇的框架中。
隨時都有人們正在考慮、計劃某些事,
因此形成一個意念紛飛、
訊息交錯、思惟不斷的知識空間。
若對修行而言,即是汙染。

於是淨土彌陀,
以彌陀名號「南無阿彌陀佛」,
幫助人們及靈界眾生,淨化身心靈及空間。
因淨化後靈敏覺知能顯前,
若續精進,淨再淨,善再善,至見性般若智現,
過去、現在、未來了了分明,
則一切不須探討,不須思惟,計劃,
自然知道如何進行,自然有答案。

此為淨化見性之自在,
比探討、思考、搜尋、收集、計畫更是深入透澈。
未見性前探討、思考、搜尋、收集、計畫等過程,
皆是在輪迴業力、有我、有私之中進行,
而見性後即使經歷這些過程,
皆在無私、無我之中進行,結果大大不同,
無輪迴業力的困縛,將更廣大、長遠地利益大眾。

世間所知是為有限的知識,
而見性所擁有的是無限般若智慧。

知識由不斷向外學習積累而來,
般若智為不斷向內開發,淨化,去染,見性而現。

知識著相,有我有私,
般若智不著相,無我無私。

知識會被覆蓋、取代、更新,無法取代智慧,
而智慧無法被取代,
且因知識有我,我私、我利、我執、我見,
而有偏離正道與入邪道之危險,而造惡受苦果。

般若智可涵蓋知識,
且與宇宙準則、真理、正道相應,
即使有所調整,
亦不離宇宙準則、真理、正道,
而無行偏、造惡受苦果之危。

知識會隨時間、空間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而般若智非一成不變,
能於宇宙準則、真理、正道之下任運自在,
能轉,能調整,能智取,
能因材施教,能明辨是非,
最重要的是深信阿彌陀佛,跟隨佛之心願行,
清楚明白心靈的最終歸處——西方極樂世界,
且如願度己度眾生西。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