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淨下空老法師,  名門高僧

淨空老法師於西方法性土《淨空之法語》

淨空老法師於西方法性土

淨空之法語

訪問 主筆:釋海澤

二O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九點二十八分

今天,阿彌陀佛給淨空的題目是「淨空之法語」。

淨空之法語,在生前的時候已經太多啦!就是指法寶。有的人書櫃裡面放的都是淨宗的法寶,所以,如果是生後的法語,也就是說,我現在是無身之靈的法語,可能會比較特別一點。

我想想看,從古至今,可曾經看過哪一位佛菩薩本來是應世,離世之後還有見到離世後所留下的法語嗎?好像沒見過是吧?接著,再來看看祖師大德好了。淨空想想看,可曾看過哪一位祖師大德生後,也就是所謂圓寂之後,可以見到圓寂後留下來的法語嗎?這好像也沒見著過;那我們再來看看之前佛法的起源者──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之後,涅槃後可還曾見過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留下來的法語嗎?也未曾見過。這麼說來,淨空生後的法語,可顯得格外的不同了!就如同現在大家所知道蘇佛所做、所遇到的事,也是大家從未聽聞過一樣,如今卻真實地發生了!那麼如果能接受或相信這是淨空生後的法語者,是不是也應該要接受或相信蘇居士──蘇佛所說所做的這些事?阿彌陀佛真是高明啊!

淨空離開人間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吧?如果以一個月三十一天來看的話,好像還差個兩天是吧?據我所知,今天是八月二十四號,那麼說,如果以一個月二十八天來算的話,那也剛剛好一個月。那就以我這一個月的經歷,留下一些生後法語也是好。

勸眾不能太大意,大意苦痛於生後,

那是靈性萬古痛,愁苦悔恨已不及。

當初未能聽勸言,仍是執著自念頭,

雖言講經六十載,卻是慚愧於此時。

淨空所念之佛號,遍傳世界各大洲,

卻於臨終一剎那,佛號空白不見了,

此時西方迢迢遠,此靈一墮地獄去,

原來雖然六十載,功不可沒於講經,

聽法眾多生西稀,乃因未解彌陀心,

未能化解超冤親,臨終障礙往生西。

年老身體難自主,老衰相現已不及。

淨空得知彌陀佛,此時正於香光大佛寺,

卻是遲遲不開口,斷送大眾西方路。

 

大眾願求往生西,雖然口中念念佛,

但是卻於臨終時,未能得見彌陀佛,

並非彌陀未相迎,乃是冤親眾現前,

難以將佛好好念,未能一心念念佛,

一念難全難相續,仍是輪迴真可悲。

此時淨空勸大眾,雖然滿腹知西方,

若是此世未至西,可惜淨土西方緣,

來世何時再得遇?

勸請大眾至香光,生西有望在眼前,

一訪此處便知曉,真正彌陀所在地,

珍貴訪問篇篇在,翻閱一探知究竟。

淨空此番生後語,隨口說出莫見笑,

此時正於法性土,日日蒙佛慈光照,

洗去過往滿身塵。

等待淨宗學院、淨宗學會諸有緣,

前來香光會淨空。

淨空旁諸大護法,不離不棄心感恩,

期盼能到佛寺來,能療身心靈諸苦,

能助諸位往生西。

 

但願淨空生後語,眾能聽入莫阻斷,

若能流傳那更好,是為懺悔往昔業。

若非蘇居士蘇佛來相救,此時怎有此語出?

地獄苦痛實難當,連句佛號都難圓,

若非佛光來相救,此時靈在地獄苦。

慈悲彌陀護淨空,感恩涕零如何報?

欲報佛恩不思議,卻是淨空已無身。

罪靈此時於香光,幸有香光能收訊,

法師能將淨空話,寫於筆下廣流傳,

稍稍能減淨空業。

 

再請大眾莫哀傷,淨空身壞靈不死,

此時安然靈清明,生後世界難思議,

留於此地蓮花座,蓮香撲鼻心舒暢,

此香非是世間有,淡淡幽雅心神怡。

得見蘇佛見性身,身代眾苦無怨尤,

靈性法身超度眾,把握分秒救世行,

不可思議無邊眾,今因蘇佛法身超,

得入西方與人天,淨空慚愧得見聞,

生前雙眼未得見,生後靈性能見著,

真非平常能得見,場場皆是超無數,

遠至中國、香港、台灣、日本、東南亞、

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陸地、海洋與空中,

再入天界與四聖,銀河系眾皆受超。

空間打開得見聞,空間之中眾生苦,

悲憫之心再生起,打開空間救萬靈,

猶如一場及時雨,淨化,念佛往西去。

南無阿彌陀佛!

其實淨空現在也是在等,等淨宗學院、淨宗學會能夠主動前來,這一趟路雖然不算短,但對大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剛剛隨口念了我心中的一些感受,那是生後的事情了。其實現在在香光大佛寺的西方法性土上所看到的世界,跟之前所經歷過的世界差異太大太大了!人心所建造出來的世界,跟佛心所建造出來的世界確實大大的不同,都由這個心在作主啊!

人心之下,這個世界大家要追求進步、創新,科技及快速,滿足人們的需要跟欲望,所以不斷地有新的研發產品,新的功能,愈方便愈好操作,體積愈小愈好攜帶,讓這個身體好用的東西,愈受大家歡迎。

怎麼說?說來說去還不都是為了滿足身體的欲望嘛!這個身體的欲望從哪裡來?不也都從這一顆心來嗎?這個心想要做什麼,想要什麼,需要由身體去做出來,去找尋。找到了,歡喜,找不到,可惜,再繼續找!若是找不到心所要的東西,那還說得過去,若是找不到心所要的依靠,那可就有問題啦,不安、煩惱、憂鬱等接連著發生。畢竟人心各不同,所需要也不相同,向外追求的是無止盡,不如佛法向內尋得能安心。

所以一直在呼籲大家,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感恩心的人,比較容易滿足,有笑容,不會輕易地放棄;沒有感恩心的人,總是覺得無法滿足,沒有笑容,不快樂,容易生氣,總是覺得別人對他有所虧欠。這樣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名位、再多的權力都不會滿足的,因為欲望就像一個無底坑,有還要再有,好還要再好,多了還要再多。

為了滿足這些欲望,造了滿身的業,臨終後一樣也帶不走,只帶走了滿滿的業,到時候就有苦受啦!所以不管怎麼樣,處在任何的困境,都不要讓自己造業,愈是不如意的時候,愈是需要提起感恩的心,慢慢地可以撫平心中的創傷。不過這跟原生的家庭、原生的教育也有關係,如果父母教導子女,學校教導學生,都不忘記時時刻刻提點,提起感恩的心,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懂得感恩。

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你好好地灌溉他,他可以長得很好,如果都是給他一些負面的觀念,這麼的話,他可能沒有辦法長好,更不用談到長得高又壯啊。這也是事實真相,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

感恩真的是會讓心中發出甘甜美味,就像是菜根香,那是一種最直接、最自然的味道。懂得菜根香的人,吃的是自然原味的人,他們的心與自然接近,身體會清爽許多,因為讓身體處在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心當然也會跟大自然一樣寧靜平和,這是一種境。所以,為什麼從古至今,修行人都要遠離塵囂及俗世的紛擾,要找一個自然安靜的地方,或者是水邊、山中,有流水聲、鳥叫聲、風吹聲,與這些大自然的環境接近,也在那裡生活,因為他們要調心、調身、調息,讓這個寶貴的身心與靈性融入大自然之中。在許多高山、洞穴,可以找到以往修行者所留下來的一些足跡,或者有石雕刻印,或者是流傳下來的故事,那是真的呀!

大自然有滋養身體的養分,可以少吃少喝,便可以維持身體的機能及生命。身心靈的淨化,不論對什麽樣的人,對每位修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經過淨化,可以發揮身體自然的潛力,讓身體的本能能夠自然地發揮出來。愈淨化,愈不受干擾,身體就發揮得愈多,那時候所見到的世界,六根所接觸、所收攝的又完全不同了,跟在俗世人間完全不同。

目前香光大佛寺這一塊淨地,確實是修行的好地方。所謂的淨地,就是既然有阿彌陀佛在此地,當然佛光不停歇照耀著大家,淨化著大家,彷彿幫大家蓋了一層防護罩。佛光是阿彌陀佛慈悲加持大家,平等地帶給每一位眾生,不論是靈界或者是人類、花草樹木、風吹鳥啼、無數的生靈,能夠平等地攝受,沒有高低、多少、好壞的分別,這就是佛法的平等性。

在阿彌陀佛的心中,每一位都是佛,這是佛教給大家的。但是同時,香光大佛寺又實實在在地存在於人間,不得不接觸到人間會接觸到的事,或者是外來的靈界眾生,他們也會接觸到。在蘇居士──蘇佛的極力保護之下,讓佛寺裡面的四眾弟子能夠安心地修行,有個寧靜不受干擾的環境,但是也有所謂的魔界眾生的干擾,因為魔界也是會進入人間的眾生之一。

這件事情於以往淨空說法的時候有帶過,但說的有限,因為淨空知道的也有限,如今於法性土,看到了魔界,過去未知的一面。魔的世界並非人的世界,就如同鬼道眾生、地獄眾生、畜生道的眾生,他們與人類的空間不同,所以對這些空間的事情也只能夠從典籍上,或者是人們捕風捉影,耳聞聽見得知,沒有自己的親身體驗,說起這些事總是像隔了一層面紗,若是人道的事情,那可有很多可以說了。所以對於不同空間眾生的事情,尤其是魔界,人們提的也不多,有些還不敢提起。一來未知,二來就算知道了,說了也不見得人們會相信,因為人們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而如今淨空沒有身體了,等於是進入另外一個空間,有身、無身差異太大了!尤其在法性土這個空間非常殊勝,是個淨化的環境,而且可以看到佛寺以及周圍,甚至於人間,所發生的一些事。看到了魔界眾生來到佛寺干擾四眾弟子、干擾蘇佛的情況。也有魔界眾生因為聽到蘇佛講經說法,見到蘇佛度化眾生的情形,對眾生的慈悲包容,以及佛寺訪問被收服在法性土的魔眾訪問內容,蘇佛降伏魔眾後未制裁,依阿彌陀佛指示反而送到西方法性土,許多魔眾因此受感化而前來求超度,等等。這一些事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只有耳聞,實在很難相信。

香光大佛寺非常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這裡的空間是被打開的,被打開的意思是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另外的空間,但能不能接觸得到,就要看個人的淨化跟修行了。

魔界所處的是另一個空間層次。他們沒有身體,所以自然於許多時候,可以得知人們的念頭、想法、個性、習氣,眼睛可以看到人們所看不到的事情,可以知道你在想什麼,什麽時候可以干擾你,讓你沒辦法得到安寧,或者讓你容易生氣,容易看人不順眼,容易有情緒,甚至讓你沒辦法作主,進到你的身體裡頭干擾你的作息。

他們能做的事情太多了,這些,人們的眼睛看不到,除非你眼開了。眼開的意思就是說,眼睛可以看到另外的空間,愈是淨化,眼睛可以看到的空間愈深愈廣,所以有許多的事實真相便會被解開來。

比方說對方在生氣,如果你跟他一起生氣,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來了,這時候眼開者來看,搖搖頭,因為他看見是對方的這一位被身邊的魔眾給控制了,所說出來的氣話是魔眾借著他的嘴巴說的,看你的眼神也是魔眾在他眼睛放出來的眼神,甚至於做的一些事讓你氣得昏頭轉向,也不是他自己做,是魔眾借著他的手做出來的動作,結果你自己沒見到,氣個半死。哎呀!這不是上當嗎?不值得,因為自己同時也造下了身業、口業、意業,因為你也被他挑起了怒意,心裡頭也不服氣啦,兩個嘴巴上一來一往,做出來的事也都不是好事,哎呀!這下子吃的虧可大了。所以為什麼對於魔眾,有時候大家束手無策,但是修行的話,就必須要有方法面對這事才能夠修得好。

什麽方法?自己要能夠包容對方,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要有心量,更要無心、無私才能有降伏魔怨的功夫。所謂的「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確實不容易,但是如果修行要有成就的話,這個功夫一定要學起來,否則你脫不了身。因為大家的業都太重了,這個淨空也看清楚,看明白了,這也是阿彌陀佛、夏蓮居老居士以及蘇佛常常叮嚀提醒大家的。常常叮嚀的話就是重要的話,重要的事情,大家就要老實去做,否則吃虧的是自己,不是別人,修行是要靠自己。

好吧,今天就講到這裡了。

南無阿彌陀佛

釋淨空合十

於澳洲香光大佛寺西方法性土

二O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上午九點五十五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