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地獄獄卒,  下度地獄

訪問獄卒—楊銘立《助人之樂》

訪問主筆:釋法璽

二O二二年八月十四日

獄卒 楊銘立:

非常感謝蘇佛,今日自己能有這個機會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是殊勝無比,我等皆會珍惜此次機會,精進修行,他日亦發心幫助眾生。楊銘立代表所有獄卒,及有緣眾生,叩謝佛恩,叩謝蘇佛,南無阿彌陀佛。

我是出生在七十多年前,我的父親是村莊裡知名的醫生,他的一生中幫助了許多病人,他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恩人,也是我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我從小就嚮往長大後要和我的父親一樣,成為一位救人的醫生,所以我很努力學習醫書,也時常跟在父親身邊見習,我希望我可以早一點有能力幫助這些生病的人,幫助他們脫離病苦。這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想要幫助他人的心。

父親很小的時候就告訴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因為父親照顧的病人多了,見識也就廣了,父親會知道許多人性的不同之處,還有與人相處的應對進退,這些都是父親的親身經歷。聽著父親的分享,幫助我認識更多世間的一切。

我很高興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能有這麼好的父親教導我一步步成長。我是在十七歲時成為一位醫生,但我與其他醫生有些許不同之處,因為我的雙耳在一場意外中喪失所有的聽力,所以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我只能靠觀察判斷。

因為我的身體殘缺因素,我只是在村莊裡免費幫人義診,提供村民們一些醫療上的建議,以及幫助他們緩解病痛上的痛苦。

因為我聽不到聲音,所以在照顧病人上,我全都是用觀察的方式進行。我會看病人的雙眼,還有他們的臉部表情、肢體語言、情緒狀態等;我會靠觀察去了解病人此時的真實情況,再透過實際診察,診斷病人的病情,給予醫療建議,還有提供協助。

我有許多的病人,他們都喜歡找我看病。曾經有病人寫信給我,信中稱讚我是位細心的好醫生,或許是因為我觀察細微,這讓我更容易發現更多病情裡的症狀。我除了照顧病人的病情之外,我也會照顧他們的情緒、感受,希望能幫助他們可以舒適一些地度過生病的日子,重新恢復健康。

我在村莊裡默默行醫多年,我和大家的關係都好,在身體上,我照顧大家的健康;在生活上,大家照顧我日常的一切,我常笑說我們真是一大家庭,彼此互相照顧。平時我也會在自家園子裡種些蔬菜,當作平日裡的食物。我沒有賺錢,所以這些蔬菜便是我在平日生活裡重要果腹的食物。日子過得平淡,但我已知足滿足。

我的人生平凡無奇,我並沒有什麼能力,唯有在醫療之路上勤奮努力,我竭盡所能,盡力做到我所能做的。我知道人生中,能夠幫助別人是最美好的事,因為那代表自己還是個有能力的人,不會只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人。我很感謝過去我的父親教會我的一切,讓我在人生道路上,可以走在我喜歡且充滿意義的路上。

我的成長經歷了許多努力,最終我終於成為我想成為的人──一個可以幫助人的人。服務,對我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我會因為我能幫助人而開心一整天,也會因為別人的改變而感到心滿意足。只要別人好,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事了!

我在人生一路走來,看盡了人生百態,知道許多生命中的苦。我們雖然不能改變自己的生命,但每個人卻都有能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只要心境轉變,所有一切都可以有不同風貌,而不是只單單執著在苦。

我是在七十多歲時離開人世,我走的時候沒有太多的痛苦。來到陰間以後,我當了十多年的獄卒,在陰間我也繼續在幫助人。直到最近我在陰間聽見蘇佛講經,聽蘇佛所講的經讓我有很大的體悟,這才讓我知道自己應當要改變。

不是只有生活在這個生活裡,每個人都應該要找到出路,那是解脫的方式,也是每一個生命的究竟解脫。我很歡喜自己能夠聽到蘇佛講經,蘇佛所講的每一句道理,皆讓我有很深的體悟,我終於知道除了身體以外的世界,尤其是認識到靈性的真實。這些真理使我豁然開朗,我想求解脫,我知道每個生命都應該要解脫。

非常感恩蘇佛今日幫助我們能夠解脫離苦,我會發願精進修行,來日便能幫助眾生。楊銘立代表所有獄卒,叩謝佛恩,叩謝蘇佛,南無阿彌陀佛。

楊銘立  合十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