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筆:釋法璽
二O二一年十月十日
獄卒 文祥瑜:
我感謝蘇佛慈悲,大心,大願,大力,幫助我等可以有此機會,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有此機會,真心珍惜!文祥瑜代表今日六十位獄卒,及所有有緣之眾生,叩謝佛恩,叩謝蘇佛,南無阿彌陀佛。
我出生在距今八百年前,文府大院裡,世代皆是書香氣息,每一代的文家子孫,都有自己在人生上的發展,有的成為詩人,有的進入朝廷為官,也有的選擇教書,大家皆積極、盡力發揮自己的生命,但皆不忘祖訓,要成為一位正氣、正義、有道德的人,在此社會上必須有所貢獻。
從小,我在家中,所有的教育都是受到重視,因為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在學習上便能清楚目標,也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前行。
文府,是很大的家族,世代子孫皆有出色的表現,雖然如此,家風並不會對子孫有任何要求,只要不離祖訓教誨,每位子孫皆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人生,不需要有所罣礙。
我在學習的過程,就一直景仰家族裡每位有成就的長輩,我會期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能夠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還有真正發揮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是我最想做的,盡我一生,努力發揮。
自小接受道德教育,還有孔、孟等文學培養,我知道為人的道理,但當於人生之行,我發現這又是另一番學問,因為「行」,是需要更多智慧,要能靈活,還要有覺性,那樣才能於人生中積極前行於正確道路,不偏不倚,將人生做有價值的發揮。
我學了許多道理,也經常會寫詩,篇幅不長,居多皆是吟誦關於人生之心境,以及對於人生之種種體悟。長大後,我也教書,將這些人生道理傳達給年幼的孩童們,希望能讓更多後代的成長,可以知道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命的意義。
我樂於教育的工作,這能讓我感受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當在教導後代人生道理之際,我會認為這是對社會有助益的,如果能將所有後代教育好,每個人的人生能在正軌上,那樣這些新生力量,可以帶動更多人改變,我相信這會是很好的影響,能幫助社會引導正向。
在我的人生中,不只有教書這項有意義的工作,另外我也做賑災的事。每一年,我都會前往不同的落後村莊數個月,除了帶米糧前往貧困地區,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我也會在停留的數個月時間,為這些地區的孩子們講課,因為每一年停留的時間不長,我在講課的內容上,將會以勵志、正向的人生道理為主,希望鼓舞這些孩子們的心志,幫助孩子們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以及知道要將自己的生命發揮。
持續了好多年的時間,我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每年也會有不同的人願意加入我,這讓這份助人的行動可以更加順利,我也教導孩子們,當自己有能力之時,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這樣這個社會,才會一直正向地運轉。
助人,是最快樂之事!我一生中,自心皆是感到踏實與知足,我將我有的、我會的,都去教人、幫助人,這樣的付出,是我所找尋的生命意義,能充實我的人生。我很開心自己能幫助人,也很歡喜自己能被需要,這一生我都是積極的經營著,不希望讓時間空白流失。
在我一生的學習過程,到後來的服務、付出,家裡給我的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家中對我的栽培,我非常感恩,也知道自己這一生能有這麼完好的教育及環境成長,自己成長後也要分享給其他人,讓更多人可以得到助益。我的父母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我很感恩。在人生中,我也盡我的力量孝順,直到父母親離世,我才完全投入我的教育工作之中,到各個地方,積極幫助幼童學習,盡我最大的力量推行教育工作。
教育,一直是我很看重的事情,因為好的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影響人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是可貴的,真的都要珍惜,還有要找到生命的意義,將生命發揮。我的一生中,有許多學生,大家在成長後,也有一些與我相同,投入教育工作,我很開心能有這樣的影響出現,這樣能帶動更多人的命運正向改變,這是很重要的事。
一生中,我都很感恩。也很珍惜自己生命的時間,能再有多一些發揮,就能再幫助多一些人,這是我所期盼的。
我在生命七十一歲的時候,離開人世,我在離世的時候,走得很安詳,對於這一天,我的心中早已準備,一生的日子,我已知足。離世後,我來到陰間,閻羅王命我擔任獄卒的工作,我負責的是整理因果的文件,當看見這麼多因果狀書,我的內心有很大的感觸,這些造業的起因,皆是因為沒有教育,才會無知造業,我的一生皆在進行教育的工作,自己也很懺悔沒有多加推行因果的教育,這部分在過去,我也是生疏的,雖然懂得道理,但卻沒有如因果顯現,這樣警示世人。
最近幾年,聽到蘇佛講經,我的內心很感動,因為這些道理真正觸動人心,我知道這是真正的教育,直指人心,和我過去的教育相比,實是自歎不如,我很積極聽蘇佛講經,期盼自己終有一日可以如蘇佛講經一樣,再為教育盡一份心力。
今日我已求解脫,感恩蘇佛讓我能有這個機會,可以求生淨土,萬分珍惜此機,我定會積極修行,來日發願度眾生,以報佛恩。文祥瑜代表六十位獄卒,叩謝佛恩,叩謝蘇佛,南無阿彌陀佛。
文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