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峯三時繫念 第二時
起伏
二O二O年九月二十七日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
心中起伏、波動皆是有感、有受。
一旦有起伏、波動、感受,便是入識,
一旦入識便是有業。
感受來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接觸六塵:色身香味觸法。
修行之人當要不動、不起伏,無受、無感,
以不動心故,以離五蘊:色受想行識。
這些種種,為師每隔一段日子,
便要提醒諸子,因為大家易忘,
常將自己置於險境之中,而不知止住,
而隨境令心起波動,有感、有受;
所造之業,惡業、善業交錯。
善業得善好之報,感受便為順境、心平。
惡業得惡壞之報,感受便為逆境,心難平定。
孩子們,當要有定,
不論現前為善業、惡業,
於我心皆是無波、無順逆境、平靜面對而過,
便是結了一樁業,莫再造新業。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海澤主筆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