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

上玄下奘大師《波動能量》

 

二O一九年四月十九日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中文翻譯成: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正因為有情所以是菩薩而非佛。娑婆世界又名為勘忍的世界,情不重不墮娑婆,便知道勘忍與情感脫離不了關係。幻化的世間有六道輪迴、情感與勘忍充滿在其中。

情感含有佔有自私的意思,為苦之原因;慈悲是與樂拔苦,得到快樂脫離苦難,含有無私付出的意思。娑婆眾生若盼望能得離苦,且讓慈悲智慧轉化提升情感的發展,莫令情感糾纏難以收拾。

每一個人的身上同時有各種情感的存在,如父母子女,夫妻親人之間的親情;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老師學生之間的師生之情;長官部屬或部屬之間的同袍之情;尤其是男女關係的愛情,更讓人難以放離。種種的情感交錯存在生命之中,大多會造成修行上很大的障礙。

因為世間人許多的矛盾痛苦,就是在情感之中進行著。那是一種抽象難以測量得到,卻深深牽引著彼此的吸引力,是宇宙間業力運轉的原因,是一種自然的準則,造什麼因,遇到什麼樣的緣分,得到什麼樣的果,因緣果報不會有偏差。

彼此互動之間,會產生波動的能量,這種波動能量隨著互動時的識念一同存在每一個靈性的記憶當中,所以記憶,也是一種波動的能量,不會消失。這種記憶及波動能量,是所造的因,不論相隔多久幾日、幾年、百年、千年、萬年都不會消失,直到外緣成熟,遇到此記憶及波動能量最初的發生者,兩種波動能量接觸震動後發生共振,產生另外一種新的能量,這就是果報。

在此果報之中可能發展出另一種記憶及波動能量,是所造的因,儲存在靈性的記憶當中,直到下一回外緣成熟時,這兩種波動能量再次相遇震動後,再形成另外一種新的能量,就是果報。人們就是活在這樣的因緣果報輪迴之中。六道輪迴中的每一道都有不同的波動能量。

唯有智慧者,會以慈悲大力斬斷自己這股波動能量。如對方仍然存留此波動能量,兩者在相遇時,智慧者能夠以無心、無念、無私與動方互動,便能夠減弱或化解這股波動能量的共振情形,將使得此果報能夠轉化或斷離。所謂的重報輕受就是這個道理。或將彼此間的情緣轉化成法緣,提升波動能量的品質。

總言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形成各種波動,波動本身具有能量。不同的互動情形,形成不同的波動能量,這個過程形成記憶,儲存於每個生命靈性的識念記憶當中。這股無形的識念記憶,可以以靜態的方式被儲存起來,跟著靈性不會消失,當外緣成熟時被浮現出來。

這一股記憶的波動能量,若要經由身體動態來表達,又要看當時身體的細胞功能及冤親債主或附體的情形,是否能夠無障礙,直接無誤的表達。有的身體有缺陷或冤親眾生障礙,身不由己,靈性要表達的意思身體做不出來。愈是純淨的靈性所顯現出的識念記憶愈是清楚正確;愈是純淨的身體,障礙愈少,六根愈是清淨,愈能夠將靈性的意思清楚的表達出來。

這也就是修行人要清淨、淨化再淨化的原因,讓靈性與身體充分發揮功能,達到自度度他,自救救他的目的。如果身體沒有任何的障礙,晶瑩剔透,而靈性的靈敏覺知,清淨完全無污染,身與靈兩者合而為一便是見性之時,這就是本來自己的樣貌。

波動的能量可以單純的一對一,也可以一對多,多對一同時間人時地中產生單純或複雜的波動能量,仍然可以識念記憶存在靈性中,不論多久之後或許數日、數月、數年、百年、千年甚至上萬年,若是外緣成熟,彼此之間的這種波動能量相接觸共震動,產生另一種新的能量,即是果報。若是彼此處於相同的外緣中即是共業,因為最初的不同波動,使得同處於一失事事件共業之中,各個有不同的遭遇即是別業。

波動的能量形成記憶,儲存於靈性識念的記憶之中。波動能量有許多種,正面波動產生的能量,如慈悲待人會形成慈悲的能量,智慧待人會形成智慧的能量,歡喜待人會形成歡喜的能量,布施待人會形成布施的能量,忍辱待人形成忍辱的能量。

負面波動,如怨恨、抱怨、生氣憤怒、貪心、愚痴、傲慢、懷疑等,各會產生不同的負面能量,怨恨的能量,抱怨的能量,生氣憤怒的能量,貪心的能量,愚痴的能量,傲慢的能量,懷疑的能量。

這一生因緣成熟所顯現出哪一種波動能量現前,則形成不同的個性習氣。所以現在所顯得出來的個性習氣,皆是過去世累積起來的波動能量,哪一種能量強,便顯現出那一種強的個性。

如果負面的波動能量一旦散發出來,強的壞的個性現前,便會啟動體內細胞往強的壞的一面發展,喚醒原本不動的冤親債主,或者讓已經現前的冤親債主,更加重活動的能量,而得到惡的果報。如果散發出來的是正面的波動能量,良善的個性現前,便會啟動體內細胞往良善的一面發展,得到良善的回應及果報。

希望各位能將現在所知道的內文,實際的運用在生活中,得到真實的法益,身心淨化,以期達到早日見性,自救救眾生西的目的。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海澤主筆寫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