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鳴菩薩,  佛菩薩祖師大德開示

馬鳴菩薩《學佛個性》

訪問馬鳴菩薩

學佛個性

二O一九年四月十七日

馬鳴菩薩開示:

是學佛了,還要有個性嗎?能有個性,是否能學好佛?個性的意義是什麼?還是個性的情況之中,自己還能保有修行嗎?

修行,是為了修身養性,但修行之中若還有個性的話,修行難以保住全貌。修行是為了修心,但當心中都還有自己的意思與感受,自己容易會有衝突產生,也就是容易會不服於現狀,亦或者是說會不滿於現狀,或是與對方之間的互動會產生衝突。有個性是容易出現問題的,雖然個性是自己本身具有,個性能有特殊特質,但若未能善加利用,個性亦會是損傷自己最大的利器,因為他會傷了修行之中的和平。

有個性不好修行,因為個性太容易破壞淨化的心境,雖說個性能讓人更有用處,但若是個性都只是用來抒發自己當時候的感觸,那麼個性也只是破壞修行的東西,不能有好的修行。一場修行的平靜,不應當被自己的個性干擾,起心動念,心動波搖,那是很可惜的反應。

個性不應該要有,當自己有強烈的主觀,還有強勢的角度之時,自己容易會有自己的態度與口吻,當一發怒火生起之時,不滿與憤怒之心,更容易在於自己的立場上,無法退下,那樣應該如何修行?又何可以稱之為修行?

個性有許多樣化,當自己的個性已經變得會影響修行之時,自己應當要改,不該讓自己的個性繼續障礙自己,讓自己的明心受到影響,還有讓自己的修行受到損失,這是很可惜的變化,自己應當警覺,制止。

修行,不應該再為了自己爭一口氣,應該要學會沒有自己,沒有自己的利益,與沒有自己的價值及感受,那樣才能夠沒有個性。有些人的個性強勢,習慣需要受人尊重,但當自己還有這份自我感受之時,隨時容易在被對方侵犯尊嚴,或不尊重自己之時,自己便會有不滿之心產生,當下的自己會有個性,以及情緒。但當這樣如何修行?眾生各自也有自己的個性,如何要求得到大家的尊重?這點個性亦是不可得,損自心。

另還有主導的個性,有些善於規劃與下達命令,這些人的意見總是不容許他人擅自修改,或者不容易接納他人的意見,個性裡認為自己的想法觀念就是最完整的,或者認為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當不容易接納他人之時,不能隨順的個性,也是個性,而且心裡面的起心動念會對修行造成影響。

個性總有諸多種自己的理由,與自己的情緒、意見,個性會讓人在修行產生障礙,不能將心性擴通,原來個性裡都是為了抓住自己,才會不能放鬆自己、寬容他人,個性是一大毒害,在於修行要能突破,要能覺性改變。

個性會讓人失去神識,會讓人有許多情緒,尤其瞋火,個性會讓人不聽所勸,傷害自己每一次能夠學習的機會,個性會讓人不能做主,因為當下的自己已經失去控制能力,如果修行之中都還有這些,那樣的心境不會是清淨的,那該如何修行?

不應該說自己改不了,而是每一個修行與考驗的當下,自己是否熬得過心性裡的不同?是否可以在當時候改去個性?調心、調柔、調慈悲、調包容、調心量、調沒有自己,這是在修行,不是在有個性。

個性雖然會讓人變的有樣子,但是個性帶來的傷害還是更大的,為了個性讓自己不能修行,那樣真的是不值得的事,而且個性事後還會帶有許多變化的產生,像是無法平復的心情,還有變異以後的身形狀態,這都是不值得大家一試的後果,如若能夠懂得這個道理,則應該開始改變,調整自己,讓修行更如理如法,才有可能成就。

修行應當沒有個性,可以有個性的能力,但這是必須要修行調整的。修行與個性之間,應當要有柔性的轉變,不應當只有個性,沒有修行;也不應當沒有個性,只有修行,這其中的深意,值得大家好好調整轉變。

該是修行,還是修行,修行重要是修心,不能有起心動念。

南無阿彌陀佛。

馬鳴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法璽主筆寫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澳洲香光大佛寺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