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九年四月十四日
自己可以審察自己是不是自己,是不是自己做主。何謂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自己;自性是自己;與自性相應相生,可以找回自性的言行舉止、態度意念是自己,是自己的人願求西方極樂世界,容易如願。
若已經不是自己,將是由冤親債主、附體眾生做主;由命運業力作主;將離自性愈來愈遠,難以脫離六道輪迴,輾轉其中無有出離之期,離西方極樂世界遠矣!
以下淺談幾個方向,供大家作參考。徒兒蘇佛,見性救世者,亦可補充加註,以幫助大家分辨,學習改進,以期早日見性,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父母生下來時的自己,單純天真無邪,那是自己。
隨著成長,開始懂得分辨,看大人眼神,知道誰在怒罵中帶著疼愛;知道誰對自己帶有敵意,有防備之心,自我保護中,頂嘴、生氣、哭泣、不滿、憤怒,憂傷悲愁,此心已受染濁,所謂的染濁,已經不是自己。
看似安靜不說一語,卻是一言一語便是觸動感受,充滿怒意,反抗,不滿、遷怒;受人誤會毀謗,便是退縮不前;遇到疲憊無力,哀傷悲戚,無力難以前行時,是自哀自憐,怨己怨人,放棄沮喪,那不是自己。
眼睛是會說話,透露自己的狀況,若是雙眼神情呆滯,左右閃動,斜視斜眼看人,迴避對方直視的眼神,不敢直視對方,尤其是眼睛不敢直視徒兒蘇佛,已經不是自己。
面色容易變,遇到不順心不順意時,臉色轉變一瞬間;原本面容端正,之後卻五官移位不正,變形變樣;已經不是自己。
記得過去的事,忘記剛剛所說的話,所做之事;不認識親人,智力喪失,自我照顧能力減退,說話顛三倒四,已經不是自己。
忌妒、心量狹小、吝嗇、小氣、見不得人好,自私自利,愛抱怨生氣,個性好強,爭強爭先、爭第一,愛比較,對人不客氣,愚癡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以為自己都是對的,目中無人;不相信人,懷疑自己他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貪家親情、貪情、貪愛;貪瞋癡慢疑、財色名食睡,都不是自己。
善良、無分別心、時時想好,處處為人著想,敏銳卻不傷人,慈祥、和藹可親、喜悅、法喜充滿,清楚卻不挑剔;雖然安靜卻是面帶笑容,讓人感到寧靜,祥和無爭;像暖暖的太陽,包容別人的過失;懂得知足感恩,知錯會懺悔改過,積極精進努力;不懼艱難阻礙,考驗磨練,雖然無力、傷心難過,卻知道休息振作,鼓勵自己,提起精神,仍精進前進,那是自己。
穩重大方,雙眼有神,靈敏覺知,反應靈敏,舉一反三,舉一反十,自動自發,發真誠、無私,發心為眾,為大眾著想,不帶有一點點的自私及染污;慈悲、歡喜,捨得、自在、清涼。廣行菩薩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無一絲毫染濁自私,無私無我無念,一心一意只為眾生,助眾解苦,開悟見性,超度生西之人,此為真正的自己,見性之樣貌。
見聞者若覺此時諸多情形不是自己,當要小心警惕!聽從善知識開導,有個性習氣者當速速改進,聽經聞法,懺悔業障,化解超度冤親,莫讓自己離正道自性愈來愈遠,難以見性找回真正的自己。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海澤主筆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