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第一百二十六位尊者-日成(四百一十年前)
脫穎而出
二O一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日成出生在一個務農的家庭,祖先歷代以來都是以務農為生,到了父親這一代也是。祖先們都是佃農,向人租田來耕種,定期繳交佃租給地主,地主為了多賺錢,用了許多技巧來增加佃租,祖先們每天都在祈求天公作美,讓作物能好好的成長,才能負擔的起這高額的佃金。祖先們省吃儉用,到了祖父這一代,已經存了足夠的錢能買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不需要再向人租田,也不用再擔心田租繳不出來,生活總算是能喘一口氣。祖父將採收下來的作物,一半拿去市場上販賣,另一半除了自己吃之外,剩下的全都布施給貧窮的村莊。祖父深知看天吃飯的苦,也知道向人租用田地的壓力,因此將田地用便宜的價錢租給需要土地耕作的貧窮農夫,讓這些貧窮的家庭也能有田地耕作,自給自足。祖父以身教來教導父親,有能力就要回饋給社會,而父親也如法炮製的教導自己的孩子。
母親一共生了五個男孩,日成排行第五,是最小的一位。每一個孩子從小就被訓練耕作,因此每個孩子都習得耕種的技術。家裡開始行善之後,每年耕種的作物越來越豐收,每到採收的季節,就會將大量的蔬菜、瓜果分送給左右鄰居或用牛車載送到偏遠地區送給一些物資匱乏的家戶。
家裡的生意開始越做越大,父親又買了更多田地出租給貧窮的農夫,甚至有些不收田租,直接將田地借給他們使用,他們都對父親非常的感恩,將父親稱為全鎮的大善人。父親所做的一切並不是貪求這些美名,而是真心的想要幫助窮困的人。日成的心和父親一樣,不管工作做得再累也不覺得辛勞,因為每天所做的,都是為了救濟各地的災戶,讓他們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有充足的食物裹腹。除此之外,日成也將這些長得好看又好吃的蔬果布施到各寺院供養僧眾。這些善行使得日成的福報越來越豐厚,而其他兄長在分到父親的土地後,就將土地用來搭建房舍,賣了一間又一間的房子成了富翁後就開始花錢找女伴,玩了數年後定下婚姻,娶妻生子。
雖然日成沒有什麼積蓄,卻是五兄弟裡面最富有的,因為兄長們沒有辦法像日成一樣,每個月都能拿出大量的蔬果送給家家戶戶,他們雖然擁有大筆的財富,卻沒有像日成一樣過得歡喜自在。然而,日成每天在田裡工作,在風吹日曬之下,臉也開始一年比一年老,父親問日成是否有想過要為自己的人生做個打算?日成告訴父親:「想一個人到處旅行。」父親雖然希望日成能早日結婚生子,但現在日成提出想要旅行,父親也沒有反對,他相信緣分自有安排。
日成在田地最後一次收成後,就先將田地休耕,打算旅行個一、二年後再回來繼續耕作。日成告別了父母,離開這個居住了十六年的房子,自己一個人背起行囊,準備到各處去旅行。沿路上各種大自然景色美不勝收,就樹來說,每一棵樹都長得不一樣,有的長得高大,有的長得矮小,同樣的樹種,也會長出不一樣的型態,就如同人類一樣,同一個母親生的孩子,也會長得不盡相同。這讓日成有所悟處,不同的因緣,不同的福報,長出不同的相貌。人、樹木和萬物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外型上的差異而已。日成似乎開始能和萬物融成一體,不再看花是花,看草是草,而是別有一番不同的感觸。從一株野花中看見她的孤獨,從一叢又一叢的花叢裡,看見每一朵花為了爭豔,努力的挺直腰桿,展露出最豔麗迷人的模樣,相較一旁長得不出色的花朵,凋零的花瓣,顯露出失落的惆悵感,原來萬物都有靈性!這並不是日成的想像,她們真的如同日成所看見的樣子活靈活現。日成從地上抓起一把沙子,這把沙子裡的每一粒分子在乍看之下以為是一樣的,但其實仔細觀察後會發現她們長得並不相同,這一把黃沙中竟然有一顆紅沙,混在這群黃沙堆中,它特別顯目突出。日成將這顆紅沙挑了出來,放在手掌上仔細的觀察它,紅沙突然跳動了一下,一陣風吹來,它立刻被吹落到地面不知去向。與紅沙之間短暫的一面之緣,讓日成得到了悟處,「身不由己」大概就如同這粒紅沙吧!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辦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明確的決定,最後就會如同這粒紅沙一樣隨風飄去,飄到不屬於自己的歸處,即使大聲哭嚎或掙扎叫喊,也沒有人能拯救的了它。一位僧人就坐在大樹旁,他目睹了日成從花草樹木中得到領悟的所有經過,他站起身來走到日成身旁。日成驚訝了一下,不曉得原來大樹的另一面坐著一位僧人。僧人告訴日成:「你沒有發現我的存在,就如同你看這棵千年老樹一樣,它的樹幹非常寬大,你只能看見眼前的這一面,如果沒有繞完大樹一圈,你看不見它三百六十度的每一面向,或許你所看見的這一面,剛好就是這棵大樹長得最好看的一面,那麼它就在你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下次你再看見它時,這段好的記憶又會重現出來,即使看見其他面不好看的模樣,也不會因此而覺得難看。人生也是如此,如果都看好的一面,那每一日都是好日,每一年都是好年,每一時刻都是最美好的時刻。」
經過僧人的指點,日成又想起剛才那顆紅沙,腦子裡就像有兩條線突然連接上的一樣,悟了!紅沙並不是每一個角度都是均勻的紅色,它還參有黃色和白色,但是在日成看到的那一面,它是紅色的,參雜在這堆黃沙中它顯得獨特,而被日成給挑選出來,就因為這樣的因緣,它才能離開黃沙堆中,重新展開不一樣的旅程。人生也是如此,若要流於世俗一般,那就如同這一堆黃沙一樣,乍看之下全都是一樣的,最後又一同落入輪迴中,但如果能像紅沙一樣脫穎而出,在這短暫片刻的人生中,就能活出不一樣的樣貌。
這段將近半年的旅程,日成決定收心了,不再繼續往前走,而是將雙腳踏進寺院裡,這段走往寺院的每一步路,正在建構日成不一樣的人生。日成開始將心安住在佛道上,每日精進念佛、拜佛和誦經,要將這如同曇花一現的人身緊緊把握住,用這可貴的生命來救度芸芸眾生。
在寺院裡修行了八年的時間,日成初次離開寺院回到家鄉一趟。父親依然在田裡耕作,日成站在父親面前恭敬頂禮,父親緩緩的抬起頭來看著眼前的日成,他驚訝的大叫一聲:「日成!」父親雙眼流出感動的淚水,他不敢相信站在他眼前的就是八年不見的日成!父親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留下日成,今天日成才能有這樣的成就,發揮能力來救度眾生。日成說法度起了父親和鄉村父老,過去日成曾經救濟過的所有家戶,都成了日成的信徒,聽日成說法,慈悲的阿彌陀佛將他們從苦中救離,日成慶幸自己一生的際遇,讓自己能從世塵中脫穎而出,帶著芸芸眾生一同脫離六道苦海,念一聲佛號永生西國。
地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轉動,所有的空間也時時刻刻在變化著,無數的眾生不斷在生死中擺盪,有誰跳脫出來了?看來看去沒有人能夠從中出離,不管地球轉了幾圈,還是在空間中受苦。慶幸蘇佛帶來了六字名號,法身超度無數空間,讓這些在空間中受苦的眾靈得以見到一道明光出離,一批又一批不斷跟上,他們都隨著蘇佛的金光,依著自己的願力和福報,去到西方、天道和人道中,這樣殊勝的畫面,每天都真實的在虛空中發生。
蘇佛日日化身無數億在解救萬靈,若是人類的雙眼能看見,必定讚歎不已。日成每一日都在跟蘇佛學習這樣的心量與慈悲,若是將來能再得人身,必定也要如同蘇佛一樣,尋回法身解救無數苦靈,感恩蘇佛慈悲,南無阿彌陀佛。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法菁主筆寫下